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与思考

时间:2022-06-20 12:57:41

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与思考

摘 要:针对迁安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的管理、管护以及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迁安市;粮食产业;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1 概况

迁安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分3a3批次进行,涉及6个镇乡,58个行政村,将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节水工程0.42万hm2。按照迁安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发展目标,优先在水源有保证的粮食主要种植区,资金整合能力强的区域,农民积极性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乡镇开展。

2 建设管理

2.1 健全领导协调机制

为加强项目建设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主抓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财政局、水务局、农牧局、国土局、发改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财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2.2 健全各项监管机制

2.2.1 严格项目工程管理

项目建设管理将严格按照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基层监督员制,按有关要求进行采购、施工等建设管理。为保证示范工程的建设质量,工程施工和电力施工采用公开招标制,设备材料采用唐山市财政局、水务局统一招标采购,分别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正式合同。聘用唐山市金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工程进行管理。由于农田水利项目涉及家家户户,该项目实行村民代表义务监督员制度,每个项目村均选出2名村民代表作该项目的义务监督员,负责该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

2.2.2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批复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实行专人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实行集中支付制,在财政局设立专户专账,对资金统一管理,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和程序拨付,确保专款专用,并随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及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

2.2.3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文件,制定了《申报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绩效评价制度》、《项目检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项目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搞好了竣工验收管理和技术资料归档管理,保证项目技术资料齐全,为工程管理提供条件。

2.3 加大资金投入机制

为减轻农民负担,按时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迁安市加大了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的本级财政投入。县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随着迁安市经济迅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迁安市政府对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所需的配套资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全部由本级财政支农资金列支,待年底市政府组织验收后,予以拨付。

3 工程管护

工程建成后,通过对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基本达到农业水利化、节水化的目标,为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使管理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使各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制定必要的奖惩措施,对职责完成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职责完成不好的,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对工程实行以拍卖、租赁、承包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管理主体,调动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促进水费征收制度的改革;由水务局每年组织1~3次技术培训,重点培训镇乡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传授工程的使用、保管、养护、抢修等技术,使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确定合理的灌水水费征收标准,不多收,不加价。项目村、群众及承包租赁者三方都有满足,这样才能使项目区做到经济自主和良性运行。

4 工程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节水灌溉工程0.42万hm2,安装智能井房和数据采集设备547套,可时时有效地对土壤墒情、水位变化、水量动态输出进行监控。年可节水能力379万m3,全市节水灌溉面积从现状21920hm2提高到23320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百分比从54.8%提高到58.3% 。项目区冬小麦单产达到382kg,比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60kg;玉米单产达到488kg,比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 70kg。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年增产冬小麦379万kg,玉米 442万kg。年效益总计达1314万元。

4.2 社会效益

本项目不仅包括水利基础建设,也整合了农业开发、交通、农业、林业等多家投资项目,增强了粮食产业链。项目实施后,农业生产条件将大大改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提高项目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项目区内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和作物灌溉保证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将全面推动项目区高效节水工程体系建设、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和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3 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能有效减少由于深层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可改善地下水环境,又改善当地小气候。同时,灌区内井渠结合,以渠养井、以井补渠、井渠并用、优化调度,实现用水养水的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付杰,男,汉族,迁安市水务局,助理工程师;张艳民,女,汉族,迁安市水务局,工程师;吴芳,女,汉族,迁安市水务局,技师。

上一篇: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下一篇:苹果结果枝组的特点、培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