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8 22:03:18

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呈现出了很大的进步。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整体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我国必须进行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逐渐提上了日程,如何将传统的农业技术完美地融入到现代的农业技术中,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创新

1.1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

研究者通常将农业划分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不同形态。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之间产生的。我国的传统农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传统农业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因地制宜,从当时的技术水平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益。当资本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时,传统的农业技术无法抵御来自工业社会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造成了我国将近300a的滞后。中华民国以后是现代农业的开始,但现代农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算起的。

1.2我国农业技术的特点

1.2.1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

耕地的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在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要以不断进步的科技为前提[1]。

1.2.2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体系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内涵的一种概括,它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1.2.3以谷物种植为主的多种经营模式

我国的传统农业以谷物种植为主,并将种植与畜牧进行了充分的结合。

1.2.4因地制宜

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农业模式的方法进行种植,从而得到最大的产量。

1.3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

1.3.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技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看,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是由某些农业组织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联合建立而成的。这些机构之间是互相促进、联系的关系,它们一起在为农业技术的创新工作做出努力。

1.3.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技术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受到了农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技术创新子系统相互作用性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等。

2如何完成从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

2.1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

在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时,要区分不同地区的民族特征和地理环境,我国的传统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农业技术包含了该民族对当地社会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高度理解,因此在进行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时,应该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一次良好的传承。我国的独特国情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提升

传统农业的存在意义不容忽视,因此,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提升是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根本。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想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必须使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成商业生产利润的最大数值,而不能继续停留在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层次上。

2.3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

1964年,舒尔茨提出了传统农业改造理论。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十分悠久,从客观角度来看,农业领域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来改善。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就是要以农业技术的创新为核心,通过改善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贸易关系,逐步建立农业与非农业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要根据我国的农业技术现状和农村的经济情况,建立一种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从而实现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转变。我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业技术内涵。要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需要对传统农业技术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对传统农业技术中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部分进行改造,通过这种小幅度的技术创新,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作者:成连香 吴述云 杨晓晖 彭杨 邹前锋 胡柏森 单位:江西省赣县江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江西省赣县田村镇人民政府 江西省赣县农业和粮食局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字】现代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变革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文明的发展就来源于我国传统农业,其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的转变,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呢?其又如何实现向现代农业变革呢?

一、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同我国传统农业相比来说,其是“知识物化的价值在农业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现代农业在装备上、技术上、管理上都实现了新的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1.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

首先,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能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为基因转移”,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发挥了各种物质的优势资源,提高了育种的实际效率。其次,化学技术的应用。化学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化肥的研制上,在过去的化肥使用上由于方式不正确导致了环境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但是,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化肥正在向着“复合化、专用化、控释化”的方向延伸,这样就减小了现代农业对土地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2.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在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也会逐渐实现智能化、多功能操作,在农业生产的“耕地、施肥、地膜覆盖、种植、除草、喷药以及收获”全过程中进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和国际化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自动检测和预报,从而对生产状况进行预判,提高了生产上的科学性。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过程,同时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一发展过程和农业特点的存在,造就了我们现代幸福生活。

1.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

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承载着我国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在我国传统农业的起始应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结束时间段应该是在明清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内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技术都属于传统农业范畴当中的。而到民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就进入到了现代农业历史阶段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程度并不能够真正称之为现代农业,真正的现代农业应该是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此,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打破了封建统治的枷锁,“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基础上”,并不断进行着技术的更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故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

2.我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因地制宜、以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使用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民族繁荣和正常生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现今为止,我国传统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土地的利用实现了集约化。第二,操作技术实现了人工精作。第三,在位置选择实现了因地制宜。第四,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导致了自给自足经济形式的形成,并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最终导致了我国固步自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说,在现今情况下,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需求。

三、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在农业技术变革过程中,该如何把控主要的变革方向呢?

1.以农业技术的传承为基础

我国传统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农业技术发展规律,所以说,在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传统农业技术为基础。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域,在广阔的领域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类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就会有所不同,同时,这种不同的因素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在现今条件下,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改变也需要以不同地理环境为基础,这就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转变需要内部历史传承。由于到近现代我国农业技术已经有所落后,相对应的西方国家农业技术有所提升,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这体现的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横向传承。

2.以农业技术的创新改造为条件

虽然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到近现代社会中,传统农业技术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改变,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持续低下,同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此,在传承传统农业技术中基本精神性内容外,对于实际技术是需要进行创新改造的。

3.把农业技术的提升作为根本

在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之所以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变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现代农业,所以说,在进行变革过程中,技术的提升应该是根本,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来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必须满足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结束语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未来局势

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大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美国难分伯仲,但是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却处于世界倒数水平,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生活需要。中国是世界粮食产量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依然是国家的巨大挑战。尽管国家早已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从全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部分地区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导致传统农业持续停滞落后,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四个发展阶段。现在一般引用的“现代农业”概念,脱胎于近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通常也将两者并在一起讨论。“现代农业”,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而言的,利用现代新型种植技术发展的农业。目前世界上对“现代农业”并没有非常确定的官方定义,因为“现代”二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农业”的含义,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文章另辟蹊径,从三个特殊的视角,去解释现代农业的内涵。

1.1生产效率

古代农业,主要采取人畜手动劳作的耕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首先,古代都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的劳力难以推进耕种和收获速度;其次,古代的耕种技术落后,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即使华北平原开发了新的耕种技术,也因为古代闭塞的交通难以将先进技术传播;再次,古代没有先进的化学肥料以及人工降雨人工施肥等条件,农作物生长主要靠自然光照和降水,农作物遇到病虫害也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未知性太多;最后,古代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四季劳作不同还要受地主的压迫,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而现代农业不同,借助人工降雨人工施肥天气预报等先进科学技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先进的耕种工具,提高了耕种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稳定的工作质量。农民对自己耕种的土地拥有自主选择权,收获的多寡都是自己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1.2机械设备

古代农业主要以犁、耙、铲、锨等作为耕种工具,是“二牛抬杠”式的耕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速度慢,一次性耕种面积小,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大。农作物收获也只能靠镰刀等工具收割,人畜运载,消耗时间长但是效率低。现代农业建筑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动力基础上,借助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一天就可以完成古代耕种工具一个月的劳动量。在播种时,播种机一次性可以完成两米宽土地面积的播种任务,并且人只负责开播种机,更先进的西方国家,甚至实现了无人驾驶播种机的耕种模式。农作物收获时,更是省力,现代化的收获机械,可以实现一次性收割农作物秸秆,粮食颗粒脱壳,粮食装袋三项工作。是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区别于古代农业最主要的动力基础。

1.3劳动者技能

劳动者技能也属于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一部分。古代农业的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耕种实践下,自然也积累了一部分耕种经验。但是这里要说的劳动者技能,是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的,关联新的科学种植新知识的劳动技能。为了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也鼓励更多农民放弃传统的种植谷物小麦类粮食,转而去尝试养殖业,渔业以及新兴的蔬菜果树种植等新领域。政府也着力于投资农村果树修剪技术培训机构,养殖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机构的建立,力求提高中国农民的种植技术,让科学知识帮助传统农业发展,让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界活跃起来。

2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要探究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技术创新仅仅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发明改造的新的种植技术或者种植机械。广义的农业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农业创新技术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涵盖了农业生产新技术从开发到完善的过程,并对整个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种经济效益的总和。文章主要从广义角度阐述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技术创新作用的体现。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采用了套种模式,即稻田种水稻也养鱼。水稻的花粉散落在水田里,成为了鱼最好的饲料。鱼的游动也能帮助水稻松土,排泄物更能帮稻田施肥。农民一次性可以获得两份收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山地多,平原少,传统种植方法所生产的农产品从产量方面无法与平原地区竞争,这就意味着面对耕地较少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户精耕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为目标,加强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结合高原、山地地貌特征,推广普及各类农用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2.2生产质量提高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提高,重点表现在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农田施肥上。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例,现在大棚内都建有电子监测仪,能够随时监测蔬菜的生长情况,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状态等,根据电子网络的精确分析,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全自动的大棚管理模式,更会实现自己开棚顶接受光线,自动喷水施肥等种植技术。未来5G移动通信技术在蔬菜种菜方面的应用,更会实现蔬菜与电子系统的互联。针对播种的质量方面,以东北人参种植为例。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其种子价格昂贵,一斤都在三百元左右,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传统的人参种植,是采用人工手抓撒播的方式,手掌容量的大小,播种人员的经验,播种人员的专心程度,甚至自然风向都会影响种子撒播的均匀度和实际入土数量。人工难免会出现种子撒出实际面积的情况,种子的浪费在所难免。但是中央十套播出的《我爱发明》栏目中,有人发明了人参种植的机械,类似于大型小麦播种机,可以保证每一粒人参种子都能播种下土,提高了播种质量,受到大力推广。

2.3农民素质技能提高

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于农民的个人素质和技能。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大都是“经验式”的播种和收获,利用牛、马犁地,几乎不需要很高的技能。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新兴种植技术、新型农用机械的使用等,而且要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3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

凡事都有两面性,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也不例外。在大力推广创新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看到创新技术背后,存在的隐患和挑战。具体如下:①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思考如何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②育种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许多高质高产的品种。这些品种大规模的种植,会间接淘汰低产品种,导致农产品种类单一,失去多样性。而单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③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且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与土地。

4结束语

现代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帮助,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给人与自然的相处埋下隐患。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利用农业创新技术,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工济民,刘春芳,申秋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石明权,陈宏.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

[3]谭华,刘学义.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9).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民

0.前言

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过于陈旧,推广技术手段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数字化、信息化传播、管理手段辅助,成为现代农业推广的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另外,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中,也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有一定难度。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如果使用相同的农业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出,或者相同的农业产出可以用较少的要素投入采生产,这即表明产生了农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用知识代替资源,或用廉价而丰富的资源代替昂贵稀少的资源,在于它能冲破无弹性的资源供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束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落后的农业推广体系和模式已经明显的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我们应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要针对实际情况,抓根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此外,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那么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呢?

笔者根据我国农业现状,总结以下措施,可帮助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1.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

我国农业推广现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为当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会有风险和损失。这种现况制约了广大农业劳动者参与技术推广和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积极性。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此外还受农村基础条件设施、农民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影响。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为此,应积极开展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有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另外,也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大规模的非学历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2.农技部门做好准备工作,推广新技术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1]

3.建立新型农机推广模式

例如:农业推广机构与农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模式。

农业推广机构或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或生产单位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农业技术,它是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有偿服务模式。具体形式有联产提成技术承包、定产定酬技术承包、专项技术劳务承包、农业集团承包等。这种技术承包的目的是为了在科技与土地、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科技与科技人员下乡。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即农业推广人员或专家利用一定的时间和场所向生产单位或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回答或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咨询需要以信息作基础,掌握的信息量与咨询活动的效率密切相关。这种模式,可以使新技术有效的传播到农业作业中去。

另外,农业推广机构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

4.农技员选择有效推广方式

农技员选择的最有效推广方式-示范田、示范户、培训等工作的效果;以及农技员在推广工作中注意对技术带头人、积极分子的培养等。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农机人员要深入基层,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2]

5.结语

农业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农业技术进步不论是使产出增加、投入减少或成本降低,最终都表现为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出增加。而单位投入之产出的增加正是农业总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会使农业总生产率提高,也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保证。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发展之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现实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实践,去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其推广、传播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正升.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7,(21).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5篇

随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农科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农民对新的科技型产品不能有效了解和吸收,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未能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不能发挥其良好的效能。因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农业经营管理科技意识,导致新技术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不能被有效应用,制约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

2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2.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应根据农民的需求变化和推广经验规律开展灵活多样、全方位的技术推广工作,打造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服务模式,争取提高农业技术的利用率;也可建立农业技术核心示范田基地,发挥农业技术的示范、先导作用,利用核心示范基地的成效吸引更多的农民前去了解咨询并掌握其农业技能,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针对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上的问题,邀请上级相关方面的专家做现场指导和建议,对农业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调动更多人员农科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技术的利用率必须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利用现代化媒体,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使农业技术深入民心,增强农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面对新农村变革的发展形势需求,有必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区、乡、村3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点,坚持农技改革创新,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步伐的建设,提升农业技术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农技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应用,发挥其增产、环保、增收等效能。

2.3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农业科技成果改进农业生产模式,以科技信息化模式提高劳动成果转化率;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物种,并选用经济、增效的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有机质肥沃土壤,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随着农产品结构多样性、农业科技知识化及设备多样化发展,农业科技要以现代化科技代替或提升农业技术为目标,走自主科技创新路线,建设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任务和要求。利用多样化的智能媒体平台,推进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产业的信息管理和利用水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推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提高农业多样化、优质繁育发展,促进农产业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增强产品效益。推进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最终实现农产业的高产优质和农民的经济增收。

2.4明确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向和目标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选取围绕农民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在品种选育、标准化技术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经济可利用方面进行推广,为农民提供安全、保障的技术效益,以提高农产品的产值和质量。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6篇

现代化发展中,我国农业技术存在着如下几个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追求高新技术发展、高科技技术的引进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现代农业技术陷入了误区,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其中,农业技术追求高新科技是针对传统农艺的生产技能而言的,传统农艺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与现代农业环境相比较,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提出了追求高新科技的策略,只注重农业技术的运用,忽略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由于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现代农业技术只注重高、精等技术的引进,忽略了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最终导致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达不到预期效果;生物技术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可以快速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它的发展和实践运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忽略了生物技术的不成熟,在农业生产上得不到真正的实践运用,对农业技术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促进传统农艺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的有效策略

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我国农业发展中,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才能促进传统农艺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

2.1促进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合

我国农业发展中,传统农艺是长期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农业生产的精华部分,因此,必须促进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合,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水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2正确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创新

时代在进步,高科技技术得到了普遍推广,因此,在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中,要注重先进技术的正确引进,增强我国农业技术的适应性,真正达到提升农业产量的目的。在沿用传统农艺的基础上,注重成熟的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创新,因此,我国农业发展要注重先进技术的有效性,给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2.3提高农业研究水平,促进农业技术全面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提高农业研究水平是农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可靠保证,因此,要明确农业技术的研究目标,在统一农艺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农业发展,在注重传统农艺的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结语

中国农业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改革和提升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传统农艺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现代农业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现代农业技术的内涵

现代农业技术是一种高知识密集的先导技术,体现着现代人类对自然的高级能动关系,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功能和特殊的社会功能,是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农业技术长期停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经济资源的不断投入,是典型的粗放发展方式。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可投入资源特别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决定了必须依靠技术来解决农业问题。现代农业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的第一推动力,对传统农业的影响和对农业科技的全面渗透,是传统农业科技革命所无法比拟的。根据对农业现代技术的初步定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现代农业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科学发展基础上的成果转化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法的总和,即农业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劳动主体在农业科学实验、农业科学管理以及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对象性活动所付出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总和。这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农艺流程、加工方法、农业技能等;二是将这些流程、方法和技能付诸实现的生产资料;三是适应现代农业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现代农业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具有一般传统农业技术所不具备的高战略性、高创新性、高增值性和高渗透性,只有及时产业化,才能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发展论

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对技术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经济关系中的重大作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强调,作为物质手段的技术,是现代生产的必要前提,他说,人要在生产上消费自然力,就要有一种“人的手的创造力”,由此可见,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也是现在生产的必要前提。“不变资本的这种再生产都是以固定资本、原料和科学力量的作用为前提,而后者既包括科学力量本身、也包括为生产者所占有的,并且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科技力量。”显然,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但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社会经济的现状又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即经济—技术—社会经济的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辨证的发展过程。虽然马克思的论述是在近代科学技术以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首要性地指出技术对物质生产的潜在推动力,让我们更明白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农业信息化为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而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也是如此表明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尽力将现代农业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现代农业技术是通过有效地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产品增加农业投入和装备农业,用现代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管理农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近十多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加快了农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我们以精准农业为例,精准农业是一种综合集成现代化高科技的高效农业模式,其核心技术是GIS、GPS、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高科技的精耕细作农业能够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预先采集到的农田土壤、农作物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的地面、空间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农艺措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以预想,中国农民将会隔三岔五收到一些卫星图像,那是他们自家耕地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通过影像,他们能够一改从前“力蒸足暑气,背灼炎天光”的境况,将农田的虫害状况尽收眼底以获取庄稼的长势征兆,然后在车载GPS和电子地图的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预防病虫害,并精准引水引肥,不产生污染的同时,真正实现绿色农业。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应用在效率及资源利用上的明显优势,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做出总结。1.现代农业技术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的关键。农业技术能够使单位土地资源的产量提高,以前不可用的土地为良田。以色列人均耕地极少,却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几十年产量提高了12倍,这只是因为他们研发出高产的新品种。2.现代农业技术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的关键。我国现有耕地中,2/3是中低产田,依据现有经验对其进行改造,一般至少可以增产粮食每公顷1500千克。3.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国民经济中农业的比重下降,非农业产业的比重上升,而“十五”末期的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中贡献率达到50%以上。4.现代农业技术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在解决了上述几大难题后,就大大缓解了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精准施肥,降低污染的同时又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新农药的研发,高效低毒少残留,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系数。5.现代农业技术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关键。运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农业加工率和增值率增加,附加值高,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实现增收。6.现代农业技术是解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关键。同国际农业生产水平相比较,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算比较落后,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在进出口贸易中赢得比较优势。7.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村信息化、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发展了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使得农业市场的信息交流成本降低,农村供求信息和农产品批发价格更加透明化。同时,现代农业技术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推断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升级,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此相适应,城市化深入又能够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为现代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我国现代农业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之道

(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耕地资源有限,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障碍

1.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影响技术应用。农业区域限制性强、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回报,是个微利行业,收益低,这意味着农业技术应用的双重风险性,不仅要考虑其竞争力,同时还要承受多元与多变的自然环境考验。2.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研机制不合理,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基于等量资本要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农业科研投资主体主要局限于政府,企业与个人不愿把资本投入农业这一微利行业。同时,农业规模小,数量少,分散性强,加之民营科研机构凤毛麟角,现代化农业又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于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3.现代农业技术的供需间存在结构性失衡。供需错配,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一大尴尬,农业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不符合农户生产的真正需要,而农户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无人问津。4.农业技术缺乏有效推广。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有待提高,技术市场规范体系有待完善,要打击技术传递机构坑农害农的行为。

(二)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使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需要在社会生产中作出相应调整

1.政府进行宏观政策调整。政府作为看不见的手,要在农业政策作出适应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改变,例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规格标准体系等。2.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将技术转化为产业及现实生产力的过程。3.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技术的产权交易与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产权只有明晰,品种权、专利权等只有得到充分保护,才能激励技术创新,保证现代农业产业在竞争中壮大。4.完善现代农业技术的区域格局和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由于我国各个区域农业资源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我国需要合理设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

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中国化

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应对国际风险、维护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是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在开放经济时代,更要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把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确保农业安全结合起来,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把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真正走好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翼川.现代农业概论[M].北京: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王雅鹏.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冷晓明.农业产业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国家针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更新了相关规定、准则。基于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性特点,农业生产又带有很强的区域性,受生态因素、气候、土壤等地缘的影响很大,又为新型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就现代农业技术在应用和推广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推广资源的配置,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等进行分析探讨。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科技供给的实际需求和供给与预期差距很大,国家对于农业技术项目的科研资金投入也明显比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归根结底,问题主要是出在缺少可靠的资源供给。原因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点:

1.1 农业技术供给组成结构未达到合理水平

对农业技术的供给组成结构未达到合理水平,致使实际生产与科研项目脱节,技术研发成果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未达到农业全面发展的需求标准。农业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产业链条,其所需求的农业技术成果应该具备综合性和多层次性。在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条件,进一步加深了农业科研项目务必打破传统范围这一要求。所以,针对进一步加强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应摒弃单纯发展农业技术的思想,应大力发展农业综合配套相关技术,着重加强产业化技术与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开发。在过去我国的科研成果中,其构成体系主要还是以单项技术成果为主,而综合性配套技术成果却少之又少,特别是不能提高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以至于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研究机构是两个分离的研制机构,也就使得科研成果的使用与活动的资助产生分离,科研和推广的成本以及效益也产生分离,致使现代农业技术缺少可靠的资源供给。

1.2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下,农业技术的普及效率低,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是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许多农业技术科研成果都还只是局限于试验田和实验室里,掩盖了其技术供给效应的特点。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参加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都是县级以上人员,致使基层缺少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才,而且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下,农业技术的普及效率低。

2 现阶段无法满足有效需求的根本原因

2.1 农民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

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农户所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无法对新技术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支付。在零成本的条件下,以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只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最好的技术,从而不会对农村技术科研部门带来经济上制约。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会使得新型技术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农户不得不放弃对新型技术的采用。个别农户所需求的技术和其改进信息,在反馈到科研部门后会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获得的利润。同时,针对个别农户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找寻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利润的获得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户的单体土地分散,以至于无法采用机械技术和一些综合类型技术。

2.2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有待提高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吸收和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因其表现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经营远见以及科技意识,使得新技术的能力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某些地区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闭塞等,使得农户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上还有着一定的落后。

3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案

3.1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

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将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将生产、科研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彻底根除,将分散的管理体制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重成果,轻转化;重研究,轻开发”这一保守观念。

3.2 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

从各方面出发,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生产的规模在一些特定层面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适度的经营规模体制下运营,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应将土地承包权进一步稳定,将土地流转权及土地使用权活化,减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户组合,打破土地资源太小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制约;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完善起以政府引导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充完善相应的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制度,扩大投入力度,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经济服务功能和职业教育体系可有效的开展。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强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以及内容合理科学化,避免走弯路。加强农科推广法制度化建设,执行好新品种保护法、技术市场管理法、专利成果法以及农业技术合同法等。充分调动其广大农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我国农业的新时期发展目标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符崇梅,李娟,魏野畴,王雅婷.近30年酒泉市农业结构演变探讨及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0(11).

[2] 郭黎霞.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物流发展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 刘红霞.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07,27(5).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方法选择

1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概述

农业推广作为一门学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农业推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业技术、不同的农业生产户所采用的方法、程序等不尽相同,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综合运用的影响因素、综合运用的特点以及综合运用的效果。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农业推广实践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推广的内容、推广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推广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农业推广的内容,农业推广的内容就范围而言,应是与农业相关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投入的技术,符合农业、农村和农民根本需要和实际需要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直观的、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习者能够较快的接受推广的技术和内容;其次是推广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针对不同的推广内容,在推广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应考虑接受者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示范类的内容可以在人员数量上多安排一些相关的人员参加,在示范内容的理解难以程度方面,应考虑人员的综合素质、接受能力等,这样能够较好的完成农业推广的内容和工作。第三推广内容的接受程度,针对不同的接受技术推广人员,要充分考虑人员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农作习惯等因素,因才示教,文化程度不同可能产生对于农业推广技术的教材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可能产生对于同一技术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不同,农作习惯则可能使之对于农业推广技术的运用程序、运用方法理解上对的差异。四是其他因素,农业技术推广的其他因素中应考虑推广的实际费用和推广教学的时间长短,这些也都影响到农业推广技术的具体效果,特别是对于东北地区,在农忙时间段,大多数人都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很难有长时间进行农业推广技术学习,这种情况应考虑在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而在农业生产不忙的时间段,虽然农民有整块的时间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但是因为不能够及时的开展实践教学,其效果未必能达到农业推广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不同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差别很大,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应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的特点

现代农业推广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农业推广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和了解农业推广综合运用的技术特点,能够更好的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过程看,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农业技术推广适用范围广,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涉及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在技术的内容、方法、程序等方面也存在的差异,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中,通过综合的运用农业推广技术,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中,使农业技术推广的适用范围达到最大化,从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对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农业推广科技人员所应重点考虑的课题,单一的推广技术难以对于具体实践生产产生帮助作用,而综合性的运用多种技术能够使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员对于自身所需要的技术获取最大的帮助,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二是技术协同促进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在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上应采取多种技术与手段协同促进农业生产的方式,通常在运用一种手段进行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开始阶段由于兴趣和新鲜感,接受者能够认真、细致的进行学习,但是随着内容的深入,因为知识层次、理解能力、切身感受的差异,接受者则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兴趣差别,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时间过程中,应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推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课堂讲授、田间地头的实践示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习者既了解学习了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运用和掌握。三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采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方法,适用性广泛,具有明显的协同式促进效果,对于不同农业生产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农作习惯的农民在学习新的、适用的农业技术过程中学习、接受、掌握应用新技术,在实践中使用的程度,提高技术的普及率与增产增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4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的效果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运用过程中应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运用,通过单一的方式和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广大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工作中,应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需要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将现代农业技术真正推广、传授、应用给农业、农村和农民中。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第10篇

1.1农民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

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农户所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无法对新技术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支付。在零成本的条件下,以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只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最好的技术,从而不会对农村技术科研部门带来经济上制约。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会使得新型技术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农户不得不放弃对新型技术的采用。个别农户所需求的技术和其改进信息,在反馈到科研部门后会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获得的利润。同时,针对个别农户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找寻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利润的获得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户的单体土地分散,以至于无法采用机械技术和一些综合类型技术。

1.2农户科技文化觉悟有待提高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吸收和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因其表现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经营远见以及科技意识,使得新技术的能力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某些地区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闭塞等,使得农户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上还有着一定的落后。

2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案

2.1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

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将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将生产、科研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彻底根除,将分散的管理体制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重成果,轻转化;重研究,轻开发”这一保守观念。

2.2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

从各方面出发,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生产的规模在一些特定层面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适度的经营规模体制下运营,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应将土地承包权进一步稳定,将土地流转权及土地使用权活化,减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户组合,打破土地资源太小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制约;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

上一篇:湿地保护范文 下一篇:数控技术机械加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