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时间:2022-06-19 06:24:23

大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在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有较高水准理解、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肩负着潜移默化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强化综合素质之职能。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学阶段,负载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被异化了,变成了枯燥的知识之学、记忆之学,乃至变为应试训练。这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走出来,要教育学生“大”学语文――牢固树立语文生活第一工具观点;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大”――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要学“大”语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树立人文精神,提高人格修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现代从业者人格,使他们在具备扎实的职业知识的同时,“语而有文”、“语而能文”,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笔者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视野、测试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经营,学生消费”――创新开放式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营造教学民主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传统的“主宰――依附式”师生关系,框定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是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创造性,是被忽略和漠视的,长而久之,学生主动的创造、创新意识严重退化。事实上,人,尤其是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和谐活泼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张扬,才会有思维的活跃和激荡,才会有被压抑潜能的迸发和释放。

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而民主教学氛围营造的关键在于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开放教育理念,发扬民主精神。教师对学生应以平等为基础,以理解为先导,以教学相长、互助合作为目标,以关心爱护为策略,以激励宽容为手段,牢记教育的第一功能是“为每个等待选拔的人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服务”。教师只有丢掉架子、摆正位置,才能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健康的教学空间。

一批批的新生,当他们第一次听老师满含笑意地说“你们是消费者,你们是教和学中真正的‘上帝’。你们已经购买了老师的上课时间,你们有权力对‘消费品――大家要学的知识和要增长的素质和能力’、对‘消费环境――课堂教学氛围’,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而老师是‘经营者’,为你们提供货真价实的帮助和服务,你们有权利得到最好的服务!”他们仿佛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老师就给他们做“上帝”的权力,让每个人都开放地认真思考一下:语文是什么?我曾怎样学语文?自己语文程度如何?大学语文学什么?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达到怎样的水平?除了书上的内容,还希望增加哪些内容?需要老师在哪些方面帮助自己?

现代教育理念,全新的角色定位。民主、理解、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在他们诧异、惊喜、还有一点点不适应的惶惑中确立和形成了。教师走下讲坛,和学生有了情的交融、理的沟通,震撼了学生的情感,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师生达成了心的相知。学生不知不觉中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教师用这种“经营消费论”指导每一节课,学生“从奴隶到将军”,学习真正成了一种潜能的快乐释放,学生真正成了教和学中的上帝。

二、“学生点菜、老师下厨”――创新开放式教学内容,结合专业方向和能力培养,拓展教材内容

以一本教材为绝对权威,以字词句分析、段落主旨、中心思想等为全部教学内容的传统的中学语文模式化教育,已不再能满足大学生将来从业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教学生学会学习,能吸收、融化中外文学精髓,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人文素养,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摒弃传统教学为学语文而教语文,死抠教材,过分注重字、词、语法,而与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从业实际缺乏结合的弊端。改变紧紧围绕课文、每篇课文平均分配力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具体专业及将来的求职意向,根据学生要求以及本人的体会和“备社会而来”的经验,删减了教材中一些可以精简的内容。同时,把课本上没有,而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中,用得着的知识、智慧融进教材和课堂。师生人手一本教材,却不只用一本教材。围绕人文素质、竞争能力培养这一目的,拓展教材内容。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课外作品、相关学科知识,作为对教材内容的完美补充。教材变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蓝本”,是一种集知识智慧、经验于一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内容十分丰富的“空筐”。如教材中所选《孔孟语录》,文后提示说明儒家思想一贯把人格修养看成是经世纬国的精神基础和先决条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以教人学会做人为核心的特点。再由教材拓展开来,把美国卡耐基的教育思想和著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习做人,增强生存能力。

根据学生的普遍要求,增加了一些职业、资格要求及相关知识的讲座。笔者专门搜集整理国内知名公司的新人培训案例,跟学生分享。按照案例训练应用口才、培训社交能力;此外,常见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应聘信、求职信、面试技巧等,书上没有,学生又必须用,笔者就把这些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朝着自己期望的目标发展。

其次,立足学生日后的发展,以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突破口,把能力培养重点落实在自信心的确立和心理素质的加强上。

大学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是即兴演说场,学生以学号为序,轮流上讲台现场抽题、即兴演说。演说题库是全班同学共同建立的,有同学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有奇思妙想非常轻松的话题,演说完毕,分别由

老师、同学进行点评,初以鼓励为主,渐渐提高要求。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实现四级跳:从不敢说到愿说、从愿说到会说、从会说到能说、从能说到善说。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应变能力以及与人交往沟通能力,都有了显着提高,参加面试应聘,极具竞争力。

三、“精彩互动活教活学”――创新开放式教学形式,教学导演化、主持人化,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互动

大学语文,陶冶情操,移情悦性,立足长远、培养能力。教学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需要为依托,以“精彩地上好每一节课”为尺度来要求自己,打破单一的分析范文讲读教学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轻松的方式、最精彩的主持、演讲和最大范围的师生互动来组织教学。力争做到活教、活学。在更多的时候,老师更像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抑或是出色的向导。

一题多说,求新求变。以课前即兴演说为例:就有异题同说、同题异说、一题多说等不同的形式。曾经以“落叶”为题,限定要表达出理想篇、爱情篇和事业篇。这属于同题异说,推出三篇有代表性的美文:理想篇――爱飞的孩子;爱情篇――我曾那样地为你绿过;事业篇――只要花儿红。课堂气氛活跃,每有才思泉涌,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学习效果惊人地好。

你讲我听,方阵PK。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开始实行师生角色互换,把学生分为几个兵团,各选喜欢的一篇课文,给一周的时间,各兵团集体备课,然后登台讲课。由学生评审团和老师分别打分,学生一丝不苟地备课,兴致勃勃地讲课。既理解了老师的辛苦,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课下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尤其对所讲过的内容,记得牢记得好。对上台讲课的经历、感受,难以忘怀。

相互编辑,美文成册。就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看,确实存在文章内容空洞、缺条理、没深度、无文采的现象。更有甚者,语义表述不清,错别字连篇。原因在于阅读视野狭窄,对外界不观察、不敏感,缺乏思考习惯,而导致怕作文、懒动笔。对此,我首先扭转学生“写作是作业、是考试”的观念,让他们明白,写作是交际的手段之一,良好的文字表达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对思考能力和头脑的锻炼。第一次练笔就从重新认识自己、推销自己开始,文题是“我的小传”。教室后面开辟一个“编辑墙”,习作上墙,学生集体点评,美文结集成册。

创造宽松的写作情境,提高写作兴趣,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很重要。传统作文不论题目还是要求,或大而空,或老生常谈,和现实生活实际相距太远。只有把写作教学从空中楼阁上“请”下来,“请”到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真正走进现实生活中去。故尽量使学生在相对现实的情境中去观察、思考、写作,努力做到新概念、新思维、新表达。如文题“你在我眼中是最美”,一题多写,可谈女大学生该不该化妆?可议在校期间谈恋爱,得也?失也?让学生从身边事、眼前事谈起来,渐渐地由“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到“无话不说、无事不写”。

苟日新,日日新。“语文日日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单调重复的模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讨论、辩论、演说等多种形式,使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

上一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浅谈英语四、六级考试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