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及管理探究

时间:2022-06-18 10:34:13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及管理探究

【摘要】区域化管理体制,是构造一种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运行机制,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必要与意义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实施了区域化管理的模式。然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区域化管理体制的运作还没有完全成熟,机制不活。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问题表现

(1)执行力不足。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随着一些私营施工企业不断发展与参与竞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受到巨大的冲击。(2)人才流动突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加上企业人才流失不止,吸引人才不力,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要点

(1)管理制度创新以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夯实发展根基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资金、质量、安全、文明、设备等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2)在区域间落实好项目管理。在区域的实际条件下,国有施工企业的管理重心应转移到项目管理上,实行好项目经理授权经营,建立起科学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工程项目强制性标准和项目经理考核奖惩办法。总之,项目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龙头,以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3)努力打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新时期国有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施工企业务必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制定好本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人才战略规划责任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真正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打造企业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建议

(1)科学改革机构。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2)优化更新体制。第一,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3)不断完善机制。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总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区域化管理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李学.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8(2)

[2]祁宝忠.浅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执行力建设[J].科技传播.2011(12)

[3]邹纪侠,李洋.如何搞好施工企业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上旬刊

上一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