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才

时间:2022-06-18 09:44:00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才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求知欲调教到最佳状态是语文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才。

一、让学生喜欢和信任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读书,潜心钻研教材,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掌握知识渊博,对于学生的要求要认真、细致地解答,从心理上让学生得到放松。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与教师交流,才乐于和教师做朋友。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这样的:“经常给我们讲讲课外的事,我们不懂的,教师会一点一点地讲给我们听”“教师要博览群书,我们提出的问题,一点都难不倒他”“要善于教学,能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开开心心地上课”“上课时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不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平等对人”“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而且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带着微笑上课”“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有责任心”。学生需要的正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心里愿意上语文课。

二、利用语言优势激发兴趣

利用好早读或者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演讲。无论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会在心底记起:“这是我的母语,每天都要用到它,我们要把它说得更动人。”怀着这样的想法,学生怎么会不对语文产生亲近感呢?请相信这样做的效果一定是显著的并且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并不多,前提是一定要坚持不懈。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和我国古代文化相关的活动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祖国文字的由来,逐渐领会象形文字的含义,对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

三、利用课堂吸引学生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可利用好奇心、求知欲,通过与语文相关点进行同类的联想或者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我们要精心地设计导语,让学生的学习激情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活跃学生情绪,创设愉悦的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仅要选准导入语为突破口,还要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资料,增加教学的趣味,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自我尝试的冲动。让课堂教学过程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热情。教师还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学生转瞬即逝的灵感,趁热打铁,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撞击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例如,在上《滋味》的作文点评时,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提到了初恋的滋味,我没有上成批判课,也没有避而不谈,而是这样设计的:爱情是一首永恒的旋律,自古以来有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相向和鸣、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壮美殉情无不是一段凄美的乐章。今天,我们将要如何正确的去面对这人世间最珍贵最美好的感情?让大家展开讨论,结果理越辩越明,学生的审美观和感情观也有了新的提升。

(河北省宽城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善之美:让幼儿心中有他人 下一篇: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助力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