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男篮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

时间:2022-06-18 11:47:40

摘 要 通过对第30届奥运会中外男篮优秀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总结世界优秀后卫的进攻能力特征,找出我国男篮后卫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关键词 30届奥运会 男篮 后卫 进攻能力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外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1978年到2003年全国中文体育期刊篇名目录中有关篮球后卫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的文献四十余篇,以及近十几年有关篮球的专著十余本。(2)录像观察统计法:本文数据资料的收集是在北京体育大学校内网上的比赛资料观察统所得法获得。比赛的录像资料是通过转录现场直播的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共11场,全部数据由本人自己收集整理。(3)比较分析法:将统计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与对比以达到论文的研究目的。

2结果与分析

2.1国内外男篮后卫助攻和失误的分析

助攻是衡量组织后卫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建立在熟练的控制与支配球能力和变幻莫测的传球技巧以及默契配合基础上。还与运动员比赛中的意识以及对场上各种复杂情况快速、准确分析与判断密切相关。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队后卫场均助攻1.8次,少于对手1.8次,差幅达到50%,存在明显差距。从数据表面上看,我国后卫在失误指标上与四强队相差并不大,但是,我国后卫刘炜和陈江华在比赛中依然存在着关键时刻出现致命失误的缺点。从电视转播的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手的紧逼防守下,中国队队员动作运用脱节,不能有效地摆脱防守,使手中的球传不出去,即使是传出去,也是很仓促、勉强,同伴接球后也不能很好地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而外国优秀后卫如美国队的保罗观察能力强,视野开阔,不断扑捉攻防对抗中出现的瞬息变化.判断及时准确;传球与投突结合,动作简明,运用合理;突然性与隐蔽性强;利用熟练个人控球能力,主动靠近防守队员吸引对手形成助攻传球。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优秀后卫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较差,比赛中传球方式少,无目的的过渡性传球多,技巧差,传球时机和位置欠佳,传球意图明显,尤其在对方紧逼防守的情况下,缺少办法,由于心理恐慌、怕失误而越发缩手缩脚,被动转移球,从而也导致了更多的失误。

2.2国内外男篮后卫篮板球和抢断能力的对比分析

现今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表明,抢篮板球能力并不是中锋内线的“专利”,在移动进攻打法和盯人防守责任明确的要求下,后卫队员也应具有拼抢篮板球的能力。

攻击性防守中的抢、打、断球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破坏性很强的防守方法。它的广泛运用体现出了篮球运动对抗性强的固有特点。从表1抢断球来看,中国男篮后卫抢断球平均每场为0.2次,而四强队平均抢断为1.18次,场均相差1次,差幅达到83.1%,差距明显。暴露了后卫在防守中存在很大问题,表现在对对方的移动判断缺少预见性;对球的反弹规律判断不准确;缺少防守经验;弹跳力和力量也不如外国选手,说明中国的防守目前缺乏攻击性和压迫性,不能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威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中国队后卫助攻能力较差,组织发动快攻的意识不强,过于求稳,浪费了很多快攻的机会。传球技术不过硬、传球方式比较单一、传球速度比较慢,控球时间太长,过早地暴露传球的意图,传球失误多,战术组织打法不明确,停球找人现象严重。中国队后卫抢篮板球能力弱,尤其是前场篮板球,这说明中国后卫进攻意识不强,往内线的冲击力不够,不善于争取二次进攻的机会。中国队后卫抢断能力比较弱,这说明中国队后卫对于对手传球的判断不准确,对来球速度的预测也不准确,对对手传球的压迫不够,选位不合理。

3.2建议

更新观念,加强对后卫进攻的理论研究,重视对后卫攻击技术的训练;中国男篮后卫要加强战术意识训练;加强后卫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加强后卫队员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推进战术体系的演练,提高整体攻防水平。建立青年队培养的长效机制,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更多球员送到国外去锻炼,提高外援引进质量,提升CBA 联赛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刘玉林.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张雄,徐济成.NBA50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王世安.篮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 曹竟成.对26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

上一篇: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下一篇: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媒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