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总结

时间:2022-06-18 01:22:3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总结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此,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①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内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内就可以解决;②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精讲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③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有利于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因此,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巧和方法。

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只是机械罗列公式和定理,或草草讲解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试题来训练学生。其实,在定理、公式的推证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三基”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介,将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一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洁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适当地插入相关的材料与知识,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类比归纳与联想,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适时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上一篇:让学生在作文中寻找生活之美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