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探析

时间:2022-04-22 11:36:32

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探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当前教学方法、教师思路和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主要对创新思维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实施方法

当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最急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结合教学教研实践,通过有效的教育或实践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思维是人接受、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过程,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活动过程。创新思维指思维结构有价值、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培养:一是培养学生的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深刻性;二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策略和技巧;四是培养学生横纵思维、辩证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等。

在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机结合。逻辑、形象、发散、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相互配合,发挥不同的作用。

二、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实施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觉主动、积极思考地发现问题,并探究物理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推动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发明故事、科技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在课堂上例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生活问题,并借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形、声、图、像等全方位的演示,把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形象化,把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发现物理知识的乐趣所在,认识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对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和联想,并积极尝试新方法,实现知识迁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和诱导的作用,让学生敏锐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精确判断事物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教师应善于运用迁移规律,尽量实施正迁移。学生解决新问题和适应新情境的能力与正迁移量密切相关,正迁移的量越大,学习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例如,在讲解电场知识内容时,通过力学和电学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讲解电场中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的习题,让学生了解编制习题的作用。

3.开展各种科技创作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可适当给学生布置各种科技创作任务,这种任务不能太限制,应是粗线条的,尽量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学生会围绕科技创作任务,进行构思、设计、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创作等,通过将各方面的知识相互结合,发挥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和理解,最后产生创作构思,形成良好的创作技能。可见,开展各种科技创作活动,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发散思维、不断创新,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求异、质疑、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现成的物理结论机械地告诉学生,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内容,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提高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5.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1)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方法能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能解决一些复杂、麻烦的问题。逆向思维法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物理习题中,如果应用墨守成规的、普通的方法很难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对问题进行逆向思维,那么困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类比推理法。类比迁移能开阔学生的思路,通过对知识的类比,诱发悟性,对问题产生新颖别致的构思,最终能获取清晰、准确的解题方法和途径。例如,在物理课本中类比:电势与高度;重力势能与分子势能、电势能类比等。

(3)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在物理解题中得到广泛应用,等效思维法主要有合成、分解类比、等效变换、等效替换、等效简化等,通过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和物理作用效果的替换,能分散学生的思维,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对学习学习物理知识至关重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佐燕.浅析高中物理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 2011,(01)

[2]单文忠,黄国雄,李天德.建模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1,(01)

上一篇:初中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一篇:让学生在作文中寻找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