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时间:2022-06-17 11:31:01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之后,其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耳鼻咽喉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1(b)-01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ENT patients. Methods 66 ENT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2014 January to 2015 Janua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rioperative perio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NT; Application effect

作为主要诊断与治疗耳、鼻、咽喉以及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的耳鼻咽喉科,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显微外科的发展为耳鼻咽喉科的手术治疗方式带来了革新的条件,耳鼻咽喉科的手术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治疗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现代生物医学的影响下,耳鼻咽喉科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1-3]。为了促进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促进耳鼻咽喉科的治疗效果的提高,此次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6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患者年龄21~74岁,平均(40.1±14.2)岁。病情分布:中耳炎10例,喉癌5例,鼻息肉8例,鼻窦炎7例,扁桃体炎2例,其它1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40.5±14.7)岁。病情分布:中耳炎11例,喉癌4例,鼻息肉9例,鼻窦炎6例,扁桃体炎1例,其它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该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手术之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相关问题以及手术前需要准备的思想。依据医嘱以及患者病情状况,对患者进行流质以及半流质的营养丰富的软食供给。对患者的口、鼻、咽部、外耳道进行检查,确保该部分清洁,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抗生素漱口液、滴耳液、滴鼻液的给予。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并进行预防咳嗽以及打喷嚏的方法的宣教。在手术前一天依据相关手术的要求进行准备,例如洗澡、理发、更衣、剪鼻毛或者是准备皮肤。进行耳部手术的患者应将耳周6 cm范围内的毛发剪去,进行植皮手术的患者应准备供皮区皮肤,进行上颌窦术前一天需要对上颌窦进行穿刺清洗,患者于手术前取下活动牙托或者牙套。在手术当天以及具体情况给予进食或者禁食,术前用药谨遵医嘱。在手术完成后,对全麻患者进行全麻术后处理,对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对口腔进路手术患者进流食,对非口腔进路手术患者给予半流食或者软食。手术后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疑有颅内并发症的患者对其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肢体活动进行检查。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行鼻咽部手术的患者进行局部冷敷,对出现血液流入咽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示将血液吐出,避免吞咽,避免对胃部造成刺激,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失血状况。观察患者的伤口敷料,对出现脱落的敷料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出现伤口感染与发炎的现象,嘱咐患者进行对口腔进行有效的护理,嘱咐咽喉部患者多卧床休息,尽量不要说话。保持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对其进行按时的吸痰以及翻身,避免出现并发症。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手术进行之前,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疑问并逐一进行解答,通过言语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情绪上的疏导与抚慰,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心情,适应医院生活。同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甚至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以及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尽量控制好自身的情绪,给患者带来正面的情绪影响,帮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了解,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进行手术的信心。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尽量保持与患者交谈的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通过与患者的肢体接触,对患者给予鼓励以及安抚。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并详细的讲解,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4]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5],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采取打分的方式,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分数评价,分数越低患者的心理抑郁以及焦虑的程度越轻,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越好。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采取医院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统计,优90分,良75~90分;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之后,其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耳鼻咽喉科患者的临床表现既有全身性的症状表现也有局部的症状表现,该类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由于耳、鼻、咽喉关系到患者的听觉、嗅觉、呼吸以及发音、吞咽等多个方面的生理功能的正常使用。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耳鼻咽喉的相关病症一般多急症,来势较为凶猛,会有威胁到患者生命的状况。对该类病症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是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对严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相配合的方式,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许多医院,医护人员会对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增加患者对该类病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加深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另一方面,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了解日常的个人护理手段。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良好的个人习惯的养成以及自身护理能力的提高,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7]。

围手术期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围手术期,患者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护理,还需要心理上的帮助。许多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对自身疾病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影响了自身的治疗与康复。大部分的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与排斥心理,不太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这对患者以及医生都具有不利的影响。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存在怀疑,不愿意配合治疗。这些现象都会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困难,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必要性,是搭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的桥梁的主要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之后,其抑郁程度(3.12±0.12)及焦虑程度(3.01±0.11)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2±0.15)、(4.09±0.1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组间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张慧娇等人[8]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所得出的结果与此次研究基本一致。因此,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以及抑郁的不良状态,对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沛霞,席淑新.耳鼻咽喉科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2):65-68.

[2] 董世玲.60例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3):373-374.

[3] 梁素青,王保霞,何凤,等.咽喉部癌患者术后鼻饲饮食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3,17(6):1074-1076.

[4] 陈秀捞,翁琼英,张慧娇,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385-386.

[5] 梁娟梅,蔡克文,刘光娥.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5):1243-1244.

[6] 陈潇.基层医院耳鼻咽喉科80例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9中旬刊):4827-4828.

[7] 谭薇,钟木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J].海南医学,2011,22(22):143-146.

[8] 张慧娇,陈秀捞,翁琼英,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385-386.

(收稿日期:2015-08-15)

上一篇:掌屈尺偏法复位Colles骨折 下一篇:白塞氏病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