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屈尺偏法复位Colles骨折

时间:2022-07-21 11:03:30

摘要:目的 探讨Colles骨折掌屈尺偏法复位在基层骨科的应用价值,分析Colles骨折保守治疗后遗功能障碍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方法 对87例Colles骨折伴移位的患者的掌屈尺偏法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疗程3~8w,全部经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诊断,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3~5d调整夹板一次,分别于骨折复位后、复位后1w、及复位后4~5w摄片复查,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结果 经87例患者3~6个月的全程随访,收到满意效果,骨折无不愈合,5例(5.8%)骨折轻度畸形愈合但前臂及腕关节功能无影响,3例(3.4%)骨折解剖复位但外旋功能受限,3例(3.4%)因骨折畸形愈合及功能活动障碍明显寻求外科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率100%,前臂功能恢复率达97%。结论 掌屈尺偏法复位中医手法保守治疗Colles骨折在基层骨科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掌屈尺偏法复位柯氏骨折具有复位时间短,操作简单,医生容易掌握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适当的治疗方案,Colles骨折是能够通过手法治疗痊愈的。

关键词:Colles骨折;掌屈尺偏法;复位;固定

Colles骨折是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其治疗方法仍以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等非手术治疗为主[1]其中柯氏骨折又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同时也见部分青少年,包括青少年桡骨远端骨骺骨折,通过掌屈尺偏法复位柯氏骨折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复位时间短,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医生容易掌握等优点。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共87例,其中,男41例,女46例;年龄在26~72岁,平均年龄为(56.2±10.5)岁;患者的病程为30min~5h,平均病程为(2.4±0.7)h。59例右腕骨折,28例左腕骨折;35例患者为单纯性骨折,32例患者伴随粉碎性骨折,20例患者伴随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尺骨茎突骨折。

2 手法操作要点

2.1采用双人复位法,患者常规取坐位以较利于手法复位动作的顺利进行,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采用卧位。

2.2充分牵引 患者患肢掌心向下,助手双手环形握住患者前臂距骨折近端处,双拇指压在骨间隙处,起分骨作用,术者双手掌心握住患者大小鱼际处作对向牵引,牵引时间2~3min,直至术者感到骨折端有分开弹响为准。

2.3在维持牵引力度下,术者双手拇指指腹用力压住骨折远端背侧,双手食指中末节屈曲重叠顶住骨折近端掌侧,在维持牵引状态下,术者拇指食指同时用力对向挤压,同时掌心用力将患者腕部极度掌曲,完成骨折远端背侧移位纠正

2.4纠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在完成纠正背移的同时,术者一手握住患者的大鱼际部维持牵引,以另一手拇指食指顶住骨折近端尺侧骨间隙处,在将患者手腕向尺侧牵引下尺偏的同时,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将远端牵向尺侧以完成纠正桡偏的移位,并在牵引、尺偏的同时环形挤压下尺桡关节以纠正骨折并发的下尺桡关节脱位。

2.5术后判断,以一手握住患者大鱼际部维持牵引,另一手拇指食指触摸患者尺桡骨茎突,判断桡骨折端长度重叠或嵌插的纠正,同时触摸桡骨桡侧骨面,判断骨折的桡移,及背侧移位和复位情况。并同时调整骨折的残余移位。

3 结果

经87例患者3~6个月的全程随访,收到满意效果,骨折无不愈合,5例(5.8%)骨折轻度畸形愈合但前臂及腕关节功能无影响,3例(3.4%)骨折解剖复位但外旋功能受限,3例(3.4%)因骨折畸形愈合及功能活动障碍明显寻求外科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率100%,前臂功能恢复率达97%。

4 讨论

4.1牵引的重要性是必须要充分,不能有重叠和嵌插,否则容易导致前侧骨皮质的损伤或皱缩,支撑作用下降从而致骨折复位后稳定性差而发生再移位,术者及助手的牵引力量应均匀,且在整个复位过程中均应维持牵引直到小夹板固定结束。

4.2压与顶的配合要默契,拇指的向下压与食指的向上顶要同时发力,并有折顶的力量才能完全纠正骨折远端的背侧移位,同时在纠正骨折远端桡侧移位的时候强调在牵引的同时顺势完成。

4.3手摸心会的重要性,对骨折移位情况及复位效果的判断对术者来说很重要,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当熟悉正常的骨解剖标志,准确的判断骨折的移位及骨折复位的情况。

4.4尺偏角及掌倾角的恢复 掌倾角10°~15°,尺偏角20°~25°,在手法复位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两个解剖学标准,同时应注意触摸尺、桡骨茎突的高度来判断桡骨骨折嵌插畸形的恢复情况。

4.5术后的固定 术后在骨折的远端背侧、桡侧及近端掌侧各放置一小棉垫作压垫形成对向挤压,同时以超腕关节夹板固定。固定时间为4~7w,平均5w左右,术后在2w内要经常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发生再移位,以便及时的进行再次复位和固定[2]。根据X摄片看骨痂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夹板的拆除时间,固定的,以自然的掌曲尺偏位为主,同时前臂置于中立轻度外旋位以利骨折愈合后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

4.6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就应当进行手指的伸屈功能锻炼,3w左右开始行手、腕的功能活动,去除夹板后开始行前臂的内外旋转活动。在临床工作中,有部分柯氏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后,虽然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畸形,但功能预后并不与影像学表现一致,该部分患者经过后期的功能锻炼后,患肢腕关节及前臂的功能活动也能正常。认为畸形可接受的底线为桡骨尺偏20°~30°,掌倾10°~20°,桡骨短缩0~2mm[3-6],我们发现老年柯氏骨折患者大多有骨质疏松,骨折暴力使桡骨远端长度压缩及关节面破坏,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恢复。因此,只要坚持康复治疗,可以弥补复位上的缺陷。从原则上说,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张雄辉,肖智青,等.小夹板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8):578.

[2]彭利平,辜志昌,何庆建. 折顶挤扣法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 中国骨伤,2010,08:569-570.

[3]刘智.Colles骨折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J].中国骨伤,2010,23(8):571.

[4]李刚建,任文杰,闵奇,等.对掌屈尺偏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再认识[J].中国骨伤,2012,25(09):779-782.

[5]樊纯龙,陈德超,秦克华,等.Colles骨折行腕掌屈尺偏位及中立位固定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2(01):52-54.

[6]庄鹏,黄明镇,李永龙,等.强力拔伸折顶后掌屈尺偏旋前整复粉碎性Colles骨折[J].中医正骨,2011,13(05):31.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