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生厌学形成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6-17 08:31:57

浅谈农村学生厌学形成原因及对策

【摘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对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在班主任教育教学中,积极尝试“防厌控辍”的措施对策,成效显著。厌学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特别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俗话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救救孩子!

【关键词】义务教育 厌学生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97-01

目前,学生普遍厌学。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导致经常旷课、逃学、辍学。近年来农村学校辍学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厌学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棘手问题。当今,我们的生活富裕了,学习条件改善了。可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大大降低了,究竟为什么?对此,本人以问卷调研等形式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在校生进行调查,以期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寻求转变厌学的新途径、好方法。

一、主观原因对策

(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

(二)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科学;

(三)心理调适能力差,由于在考试中屡遭失败而自卑,挫折面前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意志薄弱,缺乏学习成功的体验,导致厌学。

因此,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相信他们有潜能,善于发现他们长处。比如:你现在成绩虽然差,但我相信你努力后一定会赶上来的!因为你很聪明动手能力特强,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从而让他找到自信“支点”,重树学习自信心,热爱学习,积极进取。

二、客观原因及对策

(一)学校和教师因素的影响

某些教师为了晋级升职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对学困生持有偏见,缺乏教学民主,缺失人文关怀,有时不公平不尊重学生,从而伤害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成绩下滑,丧失学习信心。有些教师习惯按成绩给学生排队、排座位,批评过多,吝啬表扬激励;训斥过多,谈话甚少。都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厌学情绪滋生。

因此我呼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角色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我们应蹲下身子跟学生说话;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竖起拇指给学生奖励。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先进高效地教育手段,激发学习热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是与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的同事。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动机培养和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习惯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心灵。调查中发现,生活在民主平等和谐家庭中孩子,学习进步快。相反父母关系紧张、特别父母有不良嗜好的,他们平时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就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有些农村家长认为,供孩子上学花那么多钱,孩子不一定考上大学,即使考上四年大学学费又是一笔很重负担,更何况考上大学也不等于就有了“铁饭碗”。反过来,如果让孩子早点经商打工挣钱,然后买房子,成家立业,反而能把日子过得安稳殷实。如此一来,家长这种“近视眼”而导致“读书无用论”,是农村初中生厌学辍学率上升的又一重要原因。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学上称“心理断乳期”或“青春叛逆期”。此时的他们心理不成熟,情绪异常多变。为人父母,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多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少一些唠叨,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训斥,多一些信任鼓励,创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召开专题家长会,家校配合,共同携手,关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三)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心理不稳定,比较复杂,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学习方面心理问题。面对升学难就业难,不同层次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优秀生,父母老师期望过高,使得他们压力越来越大;中等生,焦虑心理表现特别明显,稍有不顺便自责不已,甚至有负罪感,从而忧心忡忡;学困生,因学习能力低反应慢受人歧视而不愿上课,因理解能力差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加之有些教师无视他们而加重他们厌学情绪。其实他们更渴望老师关注更需要师爱呀!老师给他们哪怕一个微笑、一个期待眼神、一句鼓励。他们都会受宠若惊!因此我们教师更应关注中等和学困生,要学会用爱心和智慧等待不要盲目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否定一个人,给每一棵草以开花时间,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的机会。其次是情感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正处在12-16岁,性意识已慢慢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当然会伴随着生理变化出现情感困惑。首先要告诉他们这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其次我们学校、班主任、老师要加强青春期性教育,观摩《青春期生理心理篇》教育录像,正确引导,小心呵护,共同疏导学生心理困惑。

(四)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1.网络网吧对学生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玩电脑和到网吧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笔者对我校及村镇周围十几个网吧做了调查,白天门可罗雀的网吧深夜却是人满为患,他们中大多数是在校生,如此沉迷网络,第二天哪有精力学习呢?我校有个学生为了上网连续卖掉自己两辆自行车,回家却说丢失了。对这类“网虫”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及时家访,及时下狠心采取果断措施,让他们迷途知返!

2.不健康音像制品及书刊对学生的影响

在问卷中32.6%同学看过黄色录像,这些“黄毒”对学生心理是极大地侵害。因为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关键过渡期,如果看了这些“精神鸦片”,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极大地削弱学习,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引导男女生正常交往,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做感情的主人。

总之,厌学是与知识经济时代极不相称的一股逆流,严重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亟待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作配合!特别需要我们教师找出对策,付诸行动,尽快转变厌学生,解决厌学问题,刹住农村教育辍学风!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综合效益 下一篇: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