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2-03-03 11:36:36

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学生评价 多元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93-02

郭元祥教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综合实践活动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来搜集学生多方面的表现,使评价结果能够展示学生在多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能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但并不是要追求系统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它强调让学生在亲历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积极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非核心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是核心目标。

一般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包括参与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主题实施的各个阶段又分解成若干个更为具体的评价要点。如在进行主题分解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评价: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使用评价表的时候,可以根据活动开展的需要对评价要点进行适当的修改,还可以邀请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一起参与评价要点的讨论,进行修改或删除,有需要补充的,还可以补在空白栏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的制定,能更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思维。

二、评价主体互动化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采用民主、开放的多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成员除了教师之外,还可以是家长、学生自己及伙伴,甚至社区人士和其他活动参与者。其中,学生仍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参与评价内容的制定、自主邀请评价人员,还可以对他人的评价进行质疑。如在开展“设计个性小天地”这一活动主题时,学生可以邀请家长、邻居、同学参观自己的小天地,并进行评价,当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有异议时,还可以向老师提出,由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再评。这样,从以往教师的一元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元评价,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士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加油站”。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实施多元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1.语言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师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一句激励性语言不仅能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及在活动中的体验、情感、取得的近期成果或存在的困难,运用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评价激励学生。例如,当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却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时,我是这样评价的:“虽然我也不认同你的观点,但你能说明自己的理由,还能坚持己见,这种勇气我还是很佩服的!”当学生在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惭愧时,我是这样评价的:“你能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真是难能可贵,加把劲,相信下次活动你一定会表现得更好!”这种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能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赏识、鼓励他人的品质。这是一个学生的评价语言:“你虽然胆子有点儿小,不敢在全班进行成果汇报,但平时每一次活动你都能积极参与,希望下次能鼓起勇气,战胜胆小。”

2.奖状评价,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备题组的老师针对学生特长和课程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小图标(见下图),用来激励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如“小鲁班”表示心灵手巧、“贡献奖”是表示在活动中作用最大、“探索家”表示富有探究精神、“辛勤蜂”表示能吃苦耐劳、“参与奖”表示积极参与、“成长树”表示进步大、“领头羊”用来表彰优秀的小组长。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小奖状,如“活动命名奖”、“小记者奖”、“金点子奖”、“最佳探究小组”、“最佳效率奖”等,这些小奖状制作简便,操作方便,深得学生喜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获得成功的体验。

3.表格评价,记录活动全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此,备课组的老师设计了一套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评价手册,其中包括阶段性评价表和终结性评价表,使评价伴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目的是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勇于探索的氛围。

阶段性评价表除了前面提到的《主题分解评价表》外,还有《主题生成评价表》、《小组组建评价表》、《活动策划评价表》、《收集、处理信息评价表》、《网络探究评价表》、《社会调查评价表》、《汇报筹备评价表》、《总结交流评价表》、《学期评价表》等。总结性评价表是汇总学生在整个学期的活动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的汇总,包括各阶段评价表、个人获得的小图标、小奖状以及小组成员共同取得的集体奖状。以此对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表现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这些评价表格不是让教师进行生搬硬套,它只是为指导教师提供一个评价导向,教师可以依据某个主题活动的需要灵活地选用相关表格,还可以鼓励学生一起对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进行修改。

4.成长记录袋,收集活动过程的点点滴滴

“档案袋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要求学生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材料不间断的收进自己的档案袋中,也称作“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下面简称“成长记录袋”)。其内容的选择由学生自行决定,可以是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也可以是手工作品、活动照片或成果展示的录像带,还可以是小组活动方案、调查问卷调、研究报告、活动总结、评价手册等。学生在最开始进行“成长记录袋”的建设时,可能只是放进一些零零散散的作品,这时,教师与家长应对学生的记录进行肯定,并做一定程度的指导,激发学生继续坚持的信心和动力。随着“成长记录袋”的日益丰富,学生的兴趣会愈来愈浓,记录的内容也会愈来愈有特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举行“成长记录袋”的展示交流活动,有时也会邀请家长、社区辅导员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魅力,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兴趣。当学生在“翻阅”这些成长纪录时,会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总结出活动的经验,并在别人的档案中寻找可以继续完善自身的新的发展方向。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真切的感悟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引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慧生主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农村学生厌学形成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开展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