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场女性变身虎狼女

时间:2022-06-17 06:43:59

日本职场女性变身虎狼女

一句话不和就吵了起来,继而大打出手,相互扯破对方的衣服扭打成一团。不仅在场的同事劝架不成,就连闻声而来的上司也遭到谩骂。这一幕闹剧发生在日本山形县天童市政府,演员是两名年过四旬、存在个人恩怨的女同事。8月中旬,天童市以扰乱办公室风纪为由,向当事人下达了停职六个月的惩戒处分决定。

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日本职场女性仪表文静典雅,举止恭顺沉稳。如今,淑静贤惠的“大和抚子”突然变成凶恶的“虎狼女”,难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探究个中原因,恐怕还要从日本女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追根溯源。众所周知,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下的女性“三界无家”: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一情形直到“二战”后日本新制定的法律增加了保护女性权益的内容才有所改变。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后,劳动力资源稀缺的情况日益显现。这时,日本女性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崩溃,为生计所迫,日本女性更是不得不像男人一样在职场打拼。如今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并在各行各业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但是“男尊女卑”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转变。首先,与日本男人下班后可以三五成群去居酒屋喝到半夜再醉醺醺回家不同,她们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顾家。其次,日本的企业文化对女性的重视很不够。相比世界500强企业中女性高管通常占13.5%,日本上市公司的这一比例仅略高于1%。尽管97%的日本企业承认“积极起用女性很重要”,但鲜有企业提拔女性到高层管理职位,人数最多的科长级女性也仅占5%左右。众多日本职业女性为工作和家庭付出无数,却得不到关心和回报,必然心存不满。

日本总务省人口动态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日本总人口为1.26亿人,较去年减少26万人,减幅为0.21%,为1968年该项调查开展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在日本“高龄少子化”趋势日益加重的未来,除了引进外国劳动力,推进本国女性就业不失为重振日本经济的主要途径。但另一组关于毕业生就业率有所提高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2013年3月毕业的日本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签约率为58%。然而,男女生就业签约率严重不平衡,文理科男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可见,女性在职场上仍处于劣势。

未来,日本社会若想真正发挥女性的作用,就不能只将女性作为劳动力而不顾及她们的职业发展,也不能忽视对职场女性的心理关怀和帮助,否则,类似在天童市政府发生的那一幕,想必还会重演。

上一篇: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水平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浅析篮球教学训练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