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研究

时间:2022-06-17 02:03:43

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研究

【摘 要】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是培养金融业基础人才的主要院校,也是我国金融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之一。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就业受到较大影响,应从多方面出发,分析问题,强化改革,促进就业。

【关键词】职业院校 金融 就业

前言

金融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金融行业也日益完善,越来越的人开始关注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也日益靠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个不断增长的人群通过金融理财等方式管理个人财产。因此,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每年都不断增多,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也在不断增长。随之带来的一些供需问题也就日益突出。

1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现状

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学生是金融行业基础工作的主力军,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可能不那么突出,但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从事大量基础工作,而这些工作的专业性强,其他人员难以胜任。虽然缺口巨大,但对于日益增加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依旧很大。

1.1受国际金融业影响较大,市场对人才要求提高

在2008年以前,金融业一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极具前景的就业市场,其吸纳就业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而在2009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业受到重创,我国金融市场也受到较大影响。金融业进入低就业,高失业状态。随着吸纳就业能力的减弱,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这对高等金融职业院校的影响很大,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

1.2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差

在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国的高等金融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案和教育体制转变却相对较慢。大部分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教育方案采取相对较早的方案,培养方向以银行业为主,对其他金融产业教育力度较差。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业这个传统的“铁饭碗”专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相对减弱。越来越多的银行对应聘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已经参与银行基层工作的竞争。此外,就从事基础职业而言,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也是制约这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不强,导致学生就业率不高。

1.3学生自我定位不准,就业心理落差大

在我国长期的机会经济体制中,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以国家分配为主。大部分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早期毕业生就业有保证,而且就业较好,经过多年工作,已经成为一些金融领域的重要领导人才。而当今毕业生大多对如今就业形势不满,不愿从事基础工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导致众多就业生的心理落差大,难以接受而主观上消极就业。

2从多方面入手,改善就业状况

针对当今就业形势,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应从多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的关注与关怀。通过自身转变,带动学生转变,以改善就业现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2.1通过课程设置改革,强化就业实力

高等金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的毕业生。传统课程多以理论教育为主,鉴于当时现状,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目标多为金融管理人才。而当今社会需求多为基础工作人员,因此高等金融职业院校需加强对基础实践性课程的讲授。并通过相应的实践学习,让毕业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强化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2改善就业机制,多渠道促进就业

在长期以来定向分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以辅助配合国家分配工作为主,更多的是从事一些档案移交等辅助工作。而在面对自由择业的状况下,许多学校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就业机制。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就业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形成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形成一个以市场对人才要求为指导,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在企业与学生中间构建一个高效的服务机构。学校方面不仅要引导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吸引企业招聘,形成具有延续的合作关系。在保证已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的就业市场,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增加订单培养人才数量,保证就业。

2.3加强对毕业生的关注,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

就业不仅仅是学校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普遍具有主观能动性差,没有明确目标等问题,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观至关重要。学校方面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从学生就业心理等方向入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肯吃苦,愿意从事基础工作,同时具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以促进就业。

3总结

总而言之,高等金融职业院校的就业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就业工作,对学校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只有真正了解就业现状,从学校自身出发,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应对变革,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并能促进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宇. 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06).

[2]余涛. 论保险教学定位与就业的协调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3]陶荣兄. 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09(04).

[4]申倩倩.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下一篇:论表演艺术与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