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病因及治疗

时间:2022-06-16 09:53:08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高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收治行MPCNL患者135例,其中术后出现高热1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高热的病因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术后即出现高热及寒战6例,给以患者加强抗感染治疗,3天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1例,经后期治疗后诊断为疟疾病,抗疟疾治疗后,5天降至正常;拔除导尿管后出现高热2例,给以患者提前拔除D-J管及加强抗感染治疗后,3天降至正常;拔除肾造瘘拔除后出现高热1例,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后,4天恢复正常。结论:高热是MPCNL术后高热的常见并发症,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病因给予患者个性化治疗。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高热 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最主要方式,但发热是经微创皮肾镜取石术最主要的并发症。2007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135例,术后出现高热患者10例,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MPCNL后高热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2~76岁,平均39岁;手术时间80~150分钟,平均95±25分钟;术前用IVP或CT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铸型肾结石4例,肾盂结石3例;其中肾功能不全2例,并糖尿病2例,并肾积脓5例;术前尿培养阳性6例,阴性4例;发热持续时间2~5天,平均2.7天;体温38.5~39.9℃。术前常规预防使用抗生素1~2天。

治疗方法:全部结石患者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行患侧逆行输尿管插管后改俯卧位。根据结石分布情况在C臂X线或B超定位下穿刺。穿刺成功后扩张经皮肾通道至F18通道。并留置相应工作鞘,必要时建立双通道,用腔内气压弹道碎石器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结石击碎,用取石钳钳出较大碎石块,较小碎石由脉冲水流冲洗出来。取石后常规留置F5~F6内支架管及F18造瘘管。

结 果

25例患者中10例高热(>38.5℃),术后即出现高热及寒战6例,其中术前诊断为脓肾5例,术后均培养出细菌,给以患者广谱抗生素治疗,3天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第3天出现周期性发热1例,合并有寒战,术前合并脓肾,给以患者常规加强抗感染治疗及其他治疗后无效,经后期治疗后诊断为疟疾病,抗疟疾治疗后,5天降至正常;拔除导尿管后出现高热的2例,给以患者提前拔除D-J管及加强抗感染治疗后,3天降至正常;拔除肾造瘘拔除后出现高热1例,行外支架管冲洗,通畅引流后,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后,4天恢复正常。

讨 论

MPCNL因创伤小、出血少,成为开放手术后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式。虽然MPCNL开展多年,技术愈发成熟,但在实际操作中,但仍有较多并发症,如术后持续发热。MPCNL术后发热的发生率较高,在研究中发热率18.5%,其中高热37.5%,低于国外文献报道[1]。

由于经皮肾手术中需要持续灌注冲洗及术后肾周少许渗出,术后低于38.5℃,考虑是术后吸收热,给以患者常规后基本可以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术后高热,总结病因如下[2]:①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脓。患者术前一般尿液中存在大量白细胞,术前未能有效的控制,本组中发现,6例合并肾积脓患者术后有5例出现高热。②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在碎石过程中,结石中的细菌和毒素被机体吸收。这种情况在感染性结石中更多见。术前肾盂黏膜没有损伤的时候,对细菌有一定的抵抗力,由于手术中肾黏膜损伤及肾盂内压力增大,引起细菌及毒素的吸收。随着肾盂内压力增高,出现肾盂内尿液逆流罔。曾国华等通过输尿管导管连接压力转换器[3],术中对16F工作通道进行肾盂内压测定,发现最高肾盂内压达200mmH2O,远大于正常肾盂压力,因此易导致逆行吸收。③手术中刺穿及建立通道不合理,导致尿液外渗较多,引起肾周感染,当合并术后机体抵抗力低时,容易导致细菌性感染,易出现高热。④术后造瘘管或内支架管引流不畅,导致尿液排出障碍,引起肾盂内压增大,逆行感染增多,本组中有1例患者因内支架管引流不畅,导致术后高热。⑤手术损伤周围脏器导致感染。⑥术后出现尿液反流入肾,本组中2例患者术后无发热,当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发热,并伴排尿时腰区不适。⑦患者术后高热存在一些其他病因:术中由于冲洗液温度过低至术后低体温引起发热、术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本组中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尿、血培养均未见异常,最后确诊为疟疾病。

对MPCL术后高热的预防和治疗几点总结[4]:①加强患者术前对加强尿液细菌培养,术前常规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高热患者术后及时行血培养及尿培养并更换广谱抗生素;②术中如果发现肾积脓,可先给于经皮肾造瘘引流,待感染好转后,Ⅱ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可避免因术中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循环而导致感染性休克;③对一些复杂的鹿角结石,需要根据病情选择F22或F24的标准通道,减少术中肾盂内压过高,避免过多的毒素及细菌吸收,必要时减少手术操作时间,行Ⅱ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④手术中工作通道需要在B超或C臂X线引导下建立合理的通道,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肾周渗出及肾周感染及术中、术后血;⑤术后出现高热,而出血量并不多者,及时复查腹部平片,若造瘘管或内支架管引流不畅,或肾造瘘管或双J管本身移位引起梗阻,导致尿液排出障碍,要及时更换内支架管或外支架管加强引流;⑥术后若考虑出现尿液反流入肾引起高热者,需要时重新导尿或拔除内支架,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⑦患者术前存在基础疾病的,术前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待基础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高热,当常规治疗及检查未见明显改善后,要根据患者相关情况,考虑相关系统疾病。

总之,加强MPCNL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病情的预防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高热;若术后出现高热,要根据患者病情的给予个性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Aghda S,Akhavizedegan H,Arianpoor A,et al.Frequency of postpercutaneons nephrolithotomy fever and its contributing fators.BJU Int,2004,94(2):270.

2 杨后猛,曾国华,钟文,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处理和预防.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410.

3 曾国华,钟文,李逊,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2):191.

4 黄滔,张志伟,王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原因及处理.上海医学,2010,33(5):467.

上一篇:青少年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