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6 04:31:42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保障住房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备受人们关注。保障性住房政策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解决人们住房问题。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够,运行机制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结构不合理,是保障性住房存在“城郊化”、“贫民区”等问题。使保障性住房的功能大打折扣,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这一惠民政策的执行有利于维护人们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同时也能起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尽管住房保障性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健全住房保障性政策的法律体系,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有效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一.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现已基本上形成由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构成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断完善,对房地产和保障性住房带来深远影响。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性住房法制建设落后,相关界定不准确

在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政府一直是以文件形式来推动的,这样导致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权威性不够,政策措施的强制性力度不够。优异法制建设的滞后,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定位、申请、取得上的标准没有准确的界定。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而保障性住房又有不同的层次,主要分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廉租房的保障功能更强,但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经济适用房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但可能会失去保障性住房的目的,因此,在产权上应加以限制,明确其界定标准,弱化投资功能。

2. 障性住房运行机制不完善,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审查程序形同虚设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在房价高涨的情况下针对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目的是为了使种中低收入者有房可住。然而保障性住房只解决了一部分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还有一部分保障性住房被高收入者或有一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所租用或购买,收入的审查、核定上存在隐瞒、少报、不报弄虚作假等现象,使低收入家庭得不到保障,违背了保障房建设的初衷。审查程序形同虚设,使保障房建设政策的法律严肃性受到了很大挑战,阻碍了保障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3. 保障性住房质量不达标,结构不合理,供应量不足

住房质量关系到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和长久问题,是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然而一些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赶工期,不惜偷工减料,使保障房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保障房质量问题频发,保障房监管难问题极为普遍,给社会带来了较坏的影响。另外,保障房建设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突出,这必将带来整个住房保障的能力下降,供应总量不足。据悉,有相当数量的经济适用房被非经济适用对象所购买,致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适用房的需要。又由于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致使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

4. 保障房建设的“城郊化”以及“贫民区”带来的问题

商品房的高房价使低收入者被迫迁往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从而形成中低收入者的聚集地―“贫民区”。而目前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基于成本的考虑,大多集中在较偏僻的郊区,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住户的生活和工作不方便。导致有些城市出现限价房退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合适,工作、生活不方便等缘故。另外,由于保障性住房往往是大片开发,进一步加剧了分化的趋势,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给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发展带来新的问题,不利于社会和谐。

二. 促进保障性住房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制定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各地的发展水平,在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将保障性住房纳入法制化轨道,从法律法规上来规定保障标准、保障对象、资金来源和管理机构,对骗取保障优惠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实现保障性住房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要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以确保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要完善相关法律,要明确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监管机制,要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督,加强惩治力度。要建立长效监督体系,以确保保障性住房的目的,是为了让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得到有效保证。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2. 完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确保分配公平,加强审查程序

要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成立政府住房保障的管理机构,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要公开、透明、公正,杜绝腐败;要建立和完善住房统计制度,防止高收入者和有一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购买和租用保障性住房。要严格加强审查程序,对隐瞒、少报、不报弄虚作假等现象给予严惩,使低收入者得到住房保障,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3. 要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达标,结构合理,供应充足

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标准,对于一些不良建筑商偷工减料现象要给予严惩,加强住房质量监管,防止住房质量问题频发现象。另外,对于结构不合理现象,从当前城市住房紧张和以后的发展方向来说,廉租房才是以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点对象。各级政府要把用于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和资金转向廉租房建设,确保结构合理,供应充足。

4. 要防止“城郊化”和“贫民区”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

要确保选址的合理性,使保障性住房的用户者交通、生活、工作方便。因此,保证科学选址,把握好便民和成本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政府财政支出,加大政府保障房资金投入和补贴,完善保障房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居民购房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使保障性住房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起到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三. 结语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能有效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维护社会公平。然而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好好 邓华光.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当代经济 2010年12月

[2]王丽梅.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吉林农业 2012年05期

上一篇:转型期医疗园区规划策略 下一篇:探讨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