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6-16 04:13:25

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不能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学生生活面过于狭窄,社会实践活动过少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现在仍然学业负担过重,每天10小时的紧张学习,使他们无暇走出书本,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实践之中。湛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河、巍峨的高山、广阔的大海,甚至连林木和庄稼,学生都仅在书上或电视里见过,更不用说繁华似锦、红灯绿酒的社会现象。没有生活而非要生活,没有感受而必须写感受,学生能如何呢?“巧妇难为无火之炊”,有些学生为了受表扬费尽心机,所以抄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教师就忽视了如何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想能使学生从例文中走出来,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教师就得在作文教学中摆正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突出其主体作用,并且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2.忽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但目前,学生作文水平无法提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兴趣,我想这和我们的教师和教材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学生每学期的作文篇数都是有规定的,一般是大小作文一学期各8篇。在这种硬性的规定下,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再者,对于作文内容,教材也规定得死死的,而这种规定的题材学生根本就不感兴趣。

3.轻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别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把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语言和思维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思维能力培养,而一味在语言形式上下工夫的现象。纽约大学坤思学院的唐纳德・姆奎德和罗伯特・爱特温在《写作中的思考》一书中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在的准备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设计到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的问题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文字不可不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也不可不重视,因为,毕竟是先有思维后有文字的。

二、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想的指导方针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展创造力的大学校。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鼻子”游戏,同学们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教师也可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情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写作欲望。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为了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可以根据一个题目写出多篇作文,这就需要教师从多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即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效果。

三、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

1.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指点学生领悟题目蕴含着的新意和深意以及比喻义或引申义,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提示规律,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审视变通性、领悟灵活性、深刻性等。

2.训练谋篇布局,培养思维的完整性

我们写作文,在进行了审题立意选材等工作后,一篇文章还是“趴”着的,还没有“立”起来,这时需要“结构”让文章站起来,变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所谓结构,就是指对文章材料或内容的安排,也就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即作文中要用清晰的思维来组织安排写作的内容和思路。

3.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

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生活越丰富,语言积累越多,经过艺术加工后作文内容就越生活化、越充实、越鲜活。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多写生活文和说明文,这是引导和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要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写作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实际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下一篇:谈谈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