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5 05:54:57

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择校现象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教育界对中小学择校现象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不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解决择校问题。而上一个世纪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校选择、家长择校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的一种主要制度,并赋予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因此,本人认为:科学分析中小学择校问题并且找出相应对策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本地区中小学择校现象总体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部分学校、学生家长共280人(不含借读生)。

(2)调查内容:调查家庭情况以及择校原因。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统计

(1)家长的文化水平

由表格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80人学生家长的学历是:初中以下占6.1%,初中占14.3%,高中、中专占23.2%,大专、大本占55.0%,硕士(含硕士)以上的占0.7%。由此看出,大多数家长的学历都在高中、中专-大专、本科这两段中。调查还显示,家长的学历层次与选择优质教育无关系,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

(2)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由表格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家庭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10.0%,3000-4000元的占37.9%,4000-5000元的占39.3%,5000元以上的占12.9%。调查统计表明,家庭的经济收入为家长择校提供了必然的条件,收入越高择校愿望越强烈,家庭的经济收入高低是择校的前提。

调查还表明:本地区中小学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以初中最为突出,其次是高中。中小学的择校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区,尤其在中学阶段更为明显,可见,择校行为发生比例在城乡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择校生更倾向于选择重点名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择校中的不公平。

通常,本地区大部分择校生首先会选择名校、班级,再选择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有少部分择校生会根据家庭收入、学校的地理位置情况选择不是最好的而是较好的学校。

1.学校方面

从问卷调查发现,在是否赞成择校的问题上,本地区城区校长选择“赞成”的比例最高,而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校长选择“不赞成”的比例最高。此外,多数校长赞同采取完全按照学生成绩、学业评定、学科竞赛成绩来录取择校生的方式,对于择校时考虑家长的社会关系的做法,他们基本认为有违教育公平。

2.家长方面

本地区择校生家长多数赞成择校,而多数非择校生家长反对或不赞成择校。总体来说,对择校持赞成态度的被调查学生家长(占 46.0%)远多于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家长(占 28. 8%),但是择校生家长和非择校生家长在对待择校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择校生家长多数赞成择校(占择校生家长总数的 55. 1 %),其主要理由是择校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子女的学业成长,多数非择校生家长反对或没有明确表示赞成择校(占非择校生家长总数的 66. 8%),其主要理由是家庭经济不允许(择校可能造成乱收费),以及择校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及扩大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

三、本地区择校现象的成因分析

1.择校是本地区多元经济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受到商品化、市场经济的撞击,试图按市场化原则去寻求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些名校也就很自然以盈利为手段去确保自身的特殊或优越化的地位。

2.择校是本地区社会竞争、贫富差距的表现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本地区人们生活水平基本平均,大家享受平均的教育福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部分人先富裕了起来,生活水平也被逐渐拉开了差距。先富裕的少数人不满足现状,生活的消费观点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在子女受教育方面,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产生强烈的择校愿望。

3.择校是本地区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

在以往,本地区找工作对学历的要求不高,孩子初中毕业、学个手艺有一技之长就行,家长一般不会有过高的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本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对学历的要求也悄然上升。这一趋势大大地激发了每位家长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态。可现阶段本地区政府对教育投入是有限的,造成了义务基础教育与高中后各级教育的供给规模过小,满足不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

4.择校是本地区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原因

由于多方面原因与区位关系,从一开始学校之间起点就各不相同,管理水平也不尽一致,每所学校在校舍、场地、设备等硬件建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师资队伍、办学质量等软件方面,也距离很大。名校受到政策扶持,师资好、设备一流,升学率高,这对学生及家长具有巨大吸引力,而按就近入学原则大多只能是一般的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学校。学生希望在好的学校就读,家长出于对子女未来的负责和期待,不惜花钱支持择校。即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可择之机。

5.择校是人口流动的一种需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工作、学习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地区劳动力流动频繁,外来打工族者子女较多,要求在新住所附近就学,有家庭就会有孩子,有孩子就要受教育,受教育就要找学校,找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在借读费低于教育成本的情况下,本地区一些永久性居民也“自愿”当流动人口,用交借读费的办法达到择校的目的。

6.接受择校生成为本地区一些学校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

教育改革和发展使学校能够独立自主办学。很自然学校处于自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地位。社会需要学校,学校发展也有求于社会,一些学校为了调节与学校生存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用了手段,依靠了资源,而招生入学是他们用来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最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之所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与学校相关并为学校服务的各种行业和单位。

四、对策与建议初探

1.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消除择校及其负面影响的有力举措。为了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首先要实施平等公正的理念。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明确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特别是对薄弱学校投入。

2.加强薄弱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条意见是“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改造薄弱学校的整体规划”。这是解决学校间教育不平衡的根本措施,也是为招生制度的改革扫清障碍的得力做法。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要加大工作力度。扶持薄弱校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投入改变硬件面貌;二是要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进行招生制度改革

利用招生制度改革有效解决择校问题,也是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是初中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和初、高中分离办学,高中实行缴费上学。初中办学水平相对高中来说,不平衡性较小,如薄弱学校确实得到扶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家长是能接受的。高、初中办学分离后,重点中学就可以扩大高中招生,大大缓解高中升学压力。高中属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缴费上学是政策允许的,这样学校不招择校生,也能基本正常运转。

4.进一步规范择校行为,从招生条件、数量、缴费等方面实行统一调配

建议招收高中择校生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采用根据学生志愿,按核定的招生计划,用统一切线录取的方法。保证了生源质量,有利于学校管理和教学。实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体现招生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5.保障教育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有些地方积极探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改革将令教育经费的流向出现转变,以前是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下拨,此后则是通过学生流向学校。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穷人的孩子不仅要读书,还要读好学校。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券的做法来让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学生从教育局领到教育代币券以后,把它交给学校,学校就可以拿着这些教育券到教育部门兑现,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总之, 中小学择校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勇于承认他的客观存在现实,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他的成因、利与弊,加强教育公平,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使教育真正成为人民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蒯威.中小学择校:均衡教育之痛.南方都市报,2004-2-24

[2]徐建平等.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的比较.教育科学研究,2006(3)

[3]蔡国英.中小学择校现象的成因与对策.求是,2006(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中学生之“博” 下一篇: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