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8-13 04:08:43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点滴体会

乌申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早在古代就有“养习于童蒙”的思想,主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须从小抓起。孔子提出的“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儿童的养成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教育。”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养成教育要与家长共同抓起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可以这么说,不同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出完全不同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是主渠道,同时学校也必须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我们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家长积极宣传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提出家校配合的要求,并印制分发《家长联系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践评价表》,通过家长学校,密切配合养成教育的实施。为提高家长的教学素质,还在家长学校中,开设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讲座,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使家长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配合学校共同为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严格检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巩固的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

上一篇: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创造性教学模式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