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15 08:47:17

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教师须在课前、课中、课外全过程下工夫,心中有学生,处处尊重学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自主学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挑战。传统教学注重结论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而必须转变。教学应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就是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有效课堂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课前备课做到“心中有教材,更有学生”

每位教师进入课堂前,都要首先弄清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所要运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维度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清楚这节课如何运用展示、检测和评价等多种方式去促进学生学习,比如展示哪些材料、哪些观点,用何种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应对,如何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始终要有学生,应时时思考:学生原有基础如何?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怎样?他们能接受吗?简单说来,就是在头脑中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去备课,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造条件。

二、在课堂教学中唤醒、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只有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讲课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传授知识的那个前提――你的学生被你唤醒,受到了激励,得到了鼓舞――从而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当做主体性的个体,尊重其人格,淡化对学生的强制和约束,更多地给予启发、诱导和鼓励。对此,笔者认为两个环节值得注意。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情景教学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的学科理论性强,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要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花一番心思。例如,笔者在讲《弘扬民族精神》这个内容时,播放了校园里有些学生的不雅表现,让学生体会“民族精神我弘扬”的深刻意义及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情境显得很自然很亲切,学生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教师顺利引导的前提。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潜能

如何提问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跳起来”,有所悟有所收获,这是我经常思考问题。提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随意,要结合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找准能诱发他们兴趣点来设问。这样的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让学生回答不出来陷入尴尬境地,也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丧失挑战性。有人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非常有道理。“跳起来”――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得到“桃子”(结果)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了差生,否则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还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

思想政治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德育功能: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高中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也起着重要作用。而要达到形塑学生的目标,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投入。在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下,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是典型的“交而不往”,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德育目标更不能如愿以偿的实现。“亲其师,信其道”,道出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更是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师生之间才能平等地、真诚地交往,形成朋友似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进步。

上一篇:世界名著诞生趣话 下一篇:我的理想(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