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考应当落实五个“关键词”

时间:2022-06-15 02:14:10

语文备考应当落实五个“关键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倘用唐代诗人刘希夷的名句来形容当今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复习,可谓既形似又神似。“花”犹如高考试题,“人”便是全力以赴投身备考复习的莘莘学子(当然也包括不少指导教师)。然而,“相似”并非等同,试题之“花”毕竟每年都会体现一些命题者的理念和创意,而备考之“人”的主体(考生)则几乎完全“不同”。恢复高考3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和讨论高考,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但质疑备考复习的绝无仅有。可见,备考复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构成共识。笔者以为,就语文学科而言,有效的备考复习应当落实五个关键词”。拟简述如下,祈教于诸同人行家。

关键词之一:四面出击

现行《考纲》明确规定,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是目前高考语文的四大板块内容。尽管每个板块赋分不同,甚至分差悬殊,但任何一个板块都是备考复习的重点。鉴此,所谓“四面出击”,指的是根据四大板块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针对每个板块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偏不倚滴水不漏地部署备考复习。当然,依据复习目标和备考性质,“四面出击”当着重体现在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还有,“四面出击”不等于通常意义的“面面俱到”,“出击”的重点不在“出”而在“击”,不但主动灵活,而且目标明确,追求实效。

“语言文字运用”之“面”,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占据的比重不算大,却十分关键。我们浙江卷共10个客观题(选择题),有一半出现在此板块。语音、字形、词语、语病和衔接等,看似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难度不大,但历年高考结果表明,这些也绝非轻而易举之题、唾手可得之分。尤其是“词语运用”和“语病甄别”,可以十拿九稳自信满满的考生甚少,更多的则是望而生畏诚惶诚恐。至于“简答题(表述题)”部分,堪称高考命题的“试验田”,没有常态,充满“变数”,无论是“扩展”“压缩”,还是“选用”“仿用”“变换”,倘融合了“修辞”和语言运用的“六要素”,以“百变不穷”“千变万化”喻之并无丝毫夸张之意。备考复习理应依据考查要求,针对考生薄弱环节提高“出击”频率,力求夯实基础,稳定阵脚,提振信心。

“现代文阅读”之“面”,理论上一般不可能被忽视,而实际上则另当别论。这一板块的材料特点和能力要求,决定了“阅读”难度不大,而“解答”难度不小。近几年我省的“论述类文本”一直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能力层级定位在理解和分析(综合)。随着“文本细读”与“深度理解”等现代阅读理念的强势渗透和定向体现,多数考生越来越心无定数,胸无良策,颇感无奈。而“文学作品阅读”则难以挣脱“一看就懂,一答便错”的悖论,尤其对于“鉴赏”“探究”等考题,由于对象、要素、定位和方式的不确定,考生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也难以充分施展。即使“凑合”着完成了解答,也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胜算可言。因而备考复习绝对不能畏难消极,理当以积极姿态,使用重拳“出击”,敲打此“面”,以求实效。

“古代诗文阅读”之“面”,目前涉及“文言文”“古诗词”“《论语》”和“默写”等四个题块,分值之高仅次于写作。我们知道,在考场上要完全“读懂”文言文根本不可能,只能运用“猜读”“跳读”等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因而重视“似懂非懂”的解读状态,不是放低要求,而是贴近实际。我省的文言文阅读规定了“赏析”的考查,但千万不可“神经过敏”:一是近年的试题多是“理解”,并非货真价实的“赏析”;二是即使把所有的复习时间和精力“空投”给“赏析”,也只能是白白浪费“资源”而已,不会如愿以偿的。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查,关键在于将“鉴赏”请下“神坛”,明白“鉴赏”无非就是“理解+分析”的随机组合和灵活变化。“《论语》”曾是我省的特色考题,但很快将成为“高考记忆”,不会再起波澜,按常规熟悉课文和把握“评析”足矣。“默写”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意义最为深远的高考试题,“识记”是关键,为对抗“遗忘规律”,重在打好“组合拳”,既需要“过度”诵读,还得及时“温故”和正确书写。

“写作”之“面”,分值之高,在中国高考学科中乃当之无愧的“首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不用担心被小觑。可是“高处不胜寒”,理论上言之凿凿,非常重视写作,而真正付诸行动且不折不扣落实的便少之又少了。这绝不是语文教师和众多考生冥顽不化,而是“过于聪明”之故,因为“写作”属于语文学科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贫瘠之地”,大多也不愿与之“亲密接触”,纠缠不休。也许我省并不乐意接受“新材料作文”,但这种写作考查模式还是低调“登陆”在线了。各地学校和考生适应“新材料作文”的现状如何,不敢蠡测妄言。根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课堂,至少有一半存在问题和严重问题。部分高三语文教师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多少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足见“写作”之“面”尚待切实给力,既不能观望等待,更不能畏缩退却,应当全力“出击”,突破困境,走向“柳暗花明”。

关键词之二:刚柔相济

目前通行的高考语文试卷,均以“客观题+主观题”两大基本题型构成。客观题(选择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又采用智能阅卷,完全可以实现“零差错”的理想结果。只要考生的答案选择(填涂)正确,分数就不会丢失,我们习惯将选择题(客观题)称之为“刚性题”。与之相对的便是“主观题”,语文学科的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表述题)、翻译题、填空题(默写题)和写作题等。这些考题,出于学科性质和考查目标的考虑,“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凝固的,加之还无法进行智能阅卷,必须依靠人工操作,受到阅卷教师的素质、数量、考题设置、时间限定等多种因素制约,显得“柔有余而刚不足”,命题、解答、阅卷之间难以达成完美统一。

所谓“刚柔相济”,就是“刚性题”和“柔性题”两者兼顾,不可偏废。虽然语文学科的“刚性题”不多,约仅占总分值的20%。但唯其“刚性”,答案一旦生成,便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左右,显得很硬朗,只有“必然”没有“或然”,对所有考生都公平,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技能相对薄弱的考生,更需要避“柔”趋“刚”,在实现“四面出击”之后,可把“刚性题”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尽量在“刚性题”方面多下功夫,力求以“刚”补“柔”。

当然,语文学科并无纯“刚性”的考题,看似“刚”的形式(结果)往往依托于“柔”的内容(过程)。以文言文的“实词”为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无疑是“刚性”的,A、B、C、D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要求,但“选择(解答)”的运思过程却未必那么“刚性”,不但需要回忆、再认有关实词(词语)的本义、引申义等,而且还需要仔细揣摩其“当下”的“语境义”,这就不仅仅是指向于某个实词,而是衍化、扩大成为“区间性”的阅读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言行、场景态势、句子结构等许多要素的考虑和把握了,而这些“考虑和把握”则都是“柔性”的。由此不难推知,语文学科的“刚性题”更多的属于“形式”而非“内容”,即“外刚内柔”是也。

“刚柔相济”既是一种备考策略,更是踏实的复习行为。只“刚”无“柔”不行,只“柔”无“刚”也不行,笔者以为,立足于“柔”,瞄准于“刚”,以柔克刚,“软”“硬”兼施,方能高效优质,稳操胜券。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不少“半柔半刚”的考查内容,如“名篇名句”的默写、“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若干填充式采分点,唯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理想的复习成效。传统考题“默写名篇名句”系“主观题中的客观题”,即以“柔性”形式考查“刚性”内容,答案是确定而唯一的;而“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结果(翻译)呈现貌似“面目全非”,其实仍是“刚性”大于“柔性”,虽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不能要求考生呈现的答案(译文)完全相同,但其中重要信息(姓名、地点、官职等)和关键词语(实词、虚词)的翻译、句意的表达应该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便是“刚性”的体现。至于“压缩语段”之类的概括性考题,答案可以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有关要点是不能遗漏的,“刚性”也是很突出的。如去年我省的第6题,答案为“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其中“不承担”“推诿”“误事”就是三个要点,即“刚性”要求,遗漏任何一个都会被扣分。其他“半柔半刚”的考题亦类似,恕不展开。

关键词之三:多管齐下

若以“战争”比喻,高考不是“局部冲突”,而是“全方位战争”,仅凭局部的优势都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因而需要以“四面出击”战略挺进为基本前提,然后再实施“多管齐下”的纵深穿插和精确打击,才可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堡垒密布壕堑纵横的战争。

如果“四面出击”主要着眼于知识(考点)的层面,那么“多管齐下”则更多侧重于能力的维度。顾名思义,“多管齐下”指的是从不同能力维度着力提升考生的语文实力和应试技能。“多管”自然不止一“管”,而是包摄了从“识记”到“探究”6个能力层级,每个能力层级都“下”一番扎扎实实的真功夫,不疏忽,不马虎,不浮躁。根据笔者了解,语文备考常常会陷入这种“宿命”式“怪圈”――第一轮复习“据纲依本,条理井然”,第二轮复习“题海扑腾,手忙脚乱”,第三轮复习则“东敲西击,无所适从”。临近高考,备考目标不是清晰反而模糊,方寸全乱。

或许生发此现象的内在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根本缺失在于未能落实“多管齐下”之故。依照高考性质和复习惯例,语文学科从第二轮开始就应当把重点锁定在优化“能力”之上――高考从来都是针对“能力”的考查,《考纲》指定的6种能力才是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语文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是“渐变”而非“突变”,无法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其无法超越的客观规律。还有,跟许多能力一样,语文能力也是“用则进,不用则废”,假如缺乏时常而足够的操练、砥砺,予以熟练和强化,必然会出现退化和萎缩,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屡试不爽。无论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各种能力均需要想方设法进行不断加固和逐渐提升。以最容易被忽视的“识记”为例,尽管正面考查的高考试题不多,但“识记”是各种语文能力得以“萌芽”和“拔节”的土壤,解答任何语文高考试题都离不开“识记”。再看“理解”能力,《考纲》将其定义为“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这种阐释其实不够确切。“理解”是阅读的灵魂,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都是由“理解”延伸、深入和升格而形成的;没有“理解”,所谓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无疑是痴人说梦,“理解”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整体语文实力。还有便是“表达应用”,简言之,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按照规定要求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即“目的性外化”,常见形式便是简答题和(文章)写作。“表达应用”属于综合性最强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学科的“标志性”能力,如今高考语文70%的赋分跟这种能力直接相关,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根据“多管齐下”的备考理念,除了“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也不能冷落“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些语文能力层级相对较高,掌握和运用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常常成为备考复习的“瓶颈”。但由于高考设置了针对性考题,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词鉴赏”和“《论语》评价”等,因而切不可消极无为或坐以待毙。笔者以为,备考复习必须理直气壮地为“分数”而拼搏,用当今的一句流行语表达便是“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我们确实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定点发力,踏实操练,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反复强化,即使收效不及预期,但必定能够有所起色和长进,绝不会劳而无功,将大大胜过那些偃旗息鼓、弃城溃逃的“不作为”。

关键词之四:重点突破

仅倡导“四面出击”“刚柔相济”和“多管齐下”等,有可能引起误解或落下话柄,以为备考复习就是不分轩轾,等量齐观,平铺直叙,均衡使力。其实不然。备考复习既需要重视“面”,也应当强调“点”。“面”是整体,“点”系局部,理当先“面”后“点”,“面”的铺开可以为“点”的突破创设条件。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面”与“点”的辩证关系,也是备考制胜的重要方略。

根据我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刚性”试题并非重点突破的对象。每年高考阅卷给笔者的深切感受是,谁赢得了“作文”谁就赢得了语文。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局外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情的语文同行)对高考作文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识,认为作文评分几乎没有多少区分度,写好写坏一个样,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毋庸讳言,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过,但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评分操作,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多年来作文一直被“不公正”对待,似乎不能有满分,每篇作文扣除相当比重的分数理所当然;二是作文评分标准定位完美化,要求过分拔高,致使绝大多数考生可望不可即;三是作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学校和师生日常的重视、投入均不够,导致不少考生写作能力滞留在低层级徘徊不前,考场上只能拉扯拼凑,勉强成文,多是质量平平甚或平庸之作,鲜有佳作美文,高分实在也打不上去。

然而,作文的分量毕竟太重,毫无疑问是备考复习的“核心工程”,即使有怨言有困惑有难度,也必须积极尝试,认真探索,奋力突破。根据近年全国和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改革走向,写作备考无疑当以“新材料作文”为重点。如实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关注“新材料作文”相对滞后,重视和准备明显不够,整体备考现状不容乐观。其实“新材料作文”早已不怎么“新”了,2006年就在全国卷“闪亮登场”,我省2009年首次新课程高考也尝试过此题型。笔者固执认为,写作备考应当围绕“新材料作文”展开,如果“新材料作文”没有问题,那么其他写作题型便可迎刃而解。“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要求表明,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和写作提示,并把握三大要素――内容、含意和角度,即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确定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怎样“选好”写作“角度”。既要指导考生全面了解“新材料作文”的8大特点,又要让考生切实把握“主题的层级性”“立意的发散性”“角度的价位性”等重点。具体指导可以以“三大要素”为基本定位――“内容”是材料的语表信息(浅层语义),“含意”是语里信息(深层意蕴),“角度”则是写作取向的确定。简言之,由“含意”切入可归纳“中心角度”,从“内容”考虑能提取“重要角度”,这些都“符合题意”的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考生再结合自身实际而确定其中之一就是“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只有紧扣“三大要素”,对感性材料作理性分析,将整体判断和具体解读妥善结合,才能弹无虚发,矢矢中的。否则,难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然而令人担忧的现状则是,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同行未能策马扬鞭,与时俱进,还是在运用诸如“抓关键(词)句”“因果分析”等方法指导学生审题,且搁置其他不说,仅就学理层面而言,也是很不应该的。例如我省高考近两年“新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2012年的材料中设置了甲、乙、丙三位“网民的议论”,即“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人人坐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这些观点都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何“抓”得“关键句”呢?再看去年的命题材料,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构成了“非连续文本”,彼此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又怎样“分析因果”呢?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关键(词)句”等并非“万能钥匙”,“新材料作文”审题,还得使用合适的“新钥匙”。

关键词之五:披沙沥金

没有资料的备考复习无异于纸上谈兵,笼中走马,运用各种资料(特别是仿真性练习题)巩固和熟练解题能力,是备考复习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复习实践屡屡表明,习题(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题海茫茫,良莠不齐,究竟选用哪些资料供考生操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倒逼”着诸位指导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

复习资料犹如考生的“保健品”,只有挑选优质而合适的“保健品”,才能收到理想的保健效果。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不能来者不拒,兼收并蓄,应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于是乎,“精选资料”成为备考的“口头禅”之一。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真正要把“精选”做到位似乎并不简单。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许多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信和“定力”,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迷信于所谓的“名师名校”。其实,正如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精彩动人的章节也只有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试卷(习题),倘能出现几个质量较为上乘的试题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市场上有不少原本就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无论出自哪位名师、何所名校,都不值得追捧,自然更缺乏供考生操练之价值。极而言之,就是正规的高考试卷,由于多种原因,也并非字字玑珠、题题铮亮,有一些试题并不怎样,何况是那些未经认真“打磨”、试做反馈和精心修改的“模拟”“仿真”呢。“沥金”必须“披沙”,精挑细选没商量,笔者以为,要从泥沙夹杂的试卷中选取金子般的好题,通常得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并注意以下若干要点。

1.规范。“规范”是试卷的“立身之本”,不守“规范”的试卷似难有优质可言。首先从“内容”的层面比对,判断其是否符合《考纲》规定和现行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等。譬如,我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3题(词语运用)既考查成语,也考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实词和虚词;“小阅读”选用的是“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古诗词”等的选文是否经典、“陌生化”程度又怎样;第18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层级应该是“赏析”,而不是“理解和分析”;“《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至少有一个语段出自课内;“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等如何;等等。其次从“形式”层面观照,除了整体结构(布局)外,可以着重考虑其“吻合性”和“技术性”两个维度。如“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跟“选好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等吻合程度怎样;有关文本的长度是否适宜,如“小阅读”“大阅读”和“文言文”的文本长度通常应分别控制在800~900字、1200~1500字和600~700字。当然,从“技术性”维度更容易“掂量”出试卷命题的“看家本领”,如选择题各选肢(特别是第8、9、18题)是否精当、整齐,文言文(包括古诗词)的注释是否得当(包括针对性、提示性和数量等)、能力是否重复考查,等等。

2.明确。试卷的基本功能在于检测,为确保测试信度和效度,所有试题的考查要求务必“明确”。这里的“明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考查定位清晰,二是题干表述完整。如我省2011年的第22题“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题干的表述就感觉不够完整,实际上只有“半个”问题。因为从提供的“参考答案”可知,此题既要“简析……表现手法”,也要鉴赏“艺术效果”。再如我省2013年的第12题“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题干的定位也并不清晰。有关常识告诉我们,“赏析”是艺术审美的术语,但“艺术”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了艺术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艺术效果、艺术水准、艺术情趣、艺术风格等,尽管“参考答案”还是着重“收拢”在“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两方面,但题干的定位为何不更加清晰、明确一点呢?至于不计其数的各种模考卷,类似问题就更是俯拾即是,无须饶舌了。假如使用此类考题大动干戈地进行频繁测试,除了给学生添乱和误导,还能有什么结果呢?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啊。

3.科学。任何测试的信度依赖于测试工具和手段的科学性。试题(卷)也是一种测试工具,其科学性如何直接影响测试信度。然而,科学性不够却是语文试卷的普遍问题。如2007年我省的“古诗词鉴赏”,竟然选用3首诗歌作为命题材料,多少有点心血来潮和“创新”过度,明显缺乏科学性。而2013年我省的第13题“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科学性也同样存在问题。因为虽然我省考生接受过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的学习,但并没有“黑色幽默”的情节和概念的积累。而“为什么……称作‘黑色幽默’”的前提必须是考生已经了解“黑色幽默”,即“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等主要含义,不然提问便如空穴来风,根本无法存立。犹如“你怎么能把别人当阿Q呢”,这个“你”应该知道“阿Q”这个人物的有关特征,不然诘问就几乎无效。试题的科学性还应当体现在答案恰切性、简明性、务实性等方面。如今有不少试题配套的答案科学性严重不足,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大家习以为常是一回事,而予以拒绝和摒弃又是一回事。

上一篇:重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从理性到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