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观察能力,深化数学课堂素质教育

时间:2022-06-14 04:33:35

培养观察能力,深化数学课堂素质教育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观察能力具体表现为观察数学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为顺利地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遗憾的是,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此,我们需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观察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37-01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意义深远。的确,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基本的观察意识与能力的学生,怎么能迅速、准确地发现图像、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许,这也是当前应试制度下学习质量不高,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做法与大家交流几点意见。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讲,调动学生观察的内在动机远比外驱力重要。浓厚的观察兴趣,不但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主动发现、观察、钻研、探究,还能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增强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

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很多关于数列的找规律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是一个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纵横联系、积极思维,升华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譬如: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说出第100个数、第2004个数、第10000个数吗?

① 2,-2,2,-2,2,-2……

② -1,3,-5,7,-9,11……

第一道题,学生在观察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个数列的数字正负相间,绝对值都等于2,即第奇数个数字是2,第偶数个数字是-2,这样,无论是后面的3个数,还是第100个、2004个、10000个数字就都一目了然了。

二、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快捷、全面、有效的观察往往能够使学生在一瞬间茅塞顿开,闪现出解决问题的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条件间的共性,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还有题干中的隐含条件、数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观察的准确性、针对性与深刻性。

譬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父母为了调动小强做家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根据他每月家务劳动的时间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设小强干家务的时间为x小时,获得的报酬为y元,两者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请写出当0≤x≤2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根据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知识掌握情况,笔者在指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时重点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图像当中的折线与题目要求当中“0≤x≤20”的对应关系;二是函数图像的起点(0,150)代表的实际意义。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们将函数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

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也在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却依然找不到解题的思路。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或者观察缺乏一定的目的性,或者不能抓住题目中相关的因素顺藤摸瓜,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往往在遭遇观察瓶颈的时候不能多方联系、集中发散,从另外的角度寻得解题的方法,进而轻言放弃,在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戛然而止。为此,我们需要立足课堂,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教学内容,因势利导,连续发问,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譬如,笔者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就针对下面的一道题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全面性。

已知,关于x的方程a2x2+(2a-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解题过程中,笔者料想可能会有不少学生丢掉a2≠0的条件。果不其然,很多学生见到题目后,马上从二次函数根的判别式中求出了a的取值范围a<1/4。于是,笔者不断地提醒他们,要考虑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观察题目要全面,学生们才逐渐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借此契机,笔者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培养他们从表象看本质的观察品质与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肩负着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据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信息表达能力等数学素养与创新意识的重任。要满足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察能力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品质与习惯,深化数学课堂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彩芳.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赤子,2011,(24).

[2]则光明.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学时代,2013,(7).

上一篇:让作文教学灵动起来 下一篇:妙趣横生教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