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感恩缺失行为的伦理学探析

时间:2022-06-14 01:24:01

对大学生感恩缺失行为的伦理学探析

摘要: 大学生感恩情感比较淡薄,对家庭、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大学生感恩情感缺失的原因,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探析增强大学生感恩情感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缺失伦理学

近年来,大学生弑师、伤害亲人的案子时有发生,对给予自己提供助学贷款的银行拒不偿还所欠贷款,对自己的资助人漠视,对祖国没有报效之情等,都体现了现代大学生缺乏感恩之情,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1]“感恩”二字,《牛津英汉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就是一种以恩情为基础,以回馈为动机,以报答为表现形式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方式。

感恩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众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举,它超过应尽的义务范围和程度,春秋的《诗经》有“投桃报李”[2]之说,文人墨客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的佳句,民间更有千古流传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及“结草衔环”[4]的典故。甚至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两昼夜不进食就会饿死;一只饱餐后的蝙蝠会把刚刚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喂食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而这只蝙蝠也会在日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一些回馈其他蝙蝠。[5]感恩具有美德的价值,感恩并不是一般的道德规范,而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在中国文化中感恩成为根本价值信念与基本文化立场,是根本的道德原则。然而,如今的大学生感恩之情淡薄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感恩情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漠甚至缺失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漠视亲情,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些大学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曾一时轰动校园的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就例证了个别大学生近乎贪婪的索取。在有些学生看来,父母生我养我,供我上大学,这些都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而作为子女和学生理应心安理地享受这些权利,不必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辛勤付出,甚至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动辄自虐。古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应爱惜,而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一所大学大二学生陈利卖血给女朋友青青过生日。3月7日是青青的生日,贫寒大学生陈利用卖血换来的钱,带着她到高级餐厅吃饭,还请青青的朋友们一起唱歌,最后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为了博得美人笑,为了讨得女友欢心,大学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卖血换钱挥霍。

(二)不尊师重道,不知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对老师的尊重放在仅次于父母的位置,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弑师如同弑父,天理难容,而北京工业大学一学生因为不满学校开除自己而杀老师。老师是承担教育学生成长成材重大责任的教育者,而在当今很多学生的思维中,老师被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学校制定教学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为了追求一种低级的自由,千方百计地要挣脱纪律和制度的约束。

(三)对资助自己的陌生人,感情淡薄。

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贫困,理应得到好心人资助。典型的例子是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段霖夏,2007年12月27日《北京青年报》报导:全国首例“受助不感恩”案件在重庆万州区人民法院开庭。2003年,段霖夏考上了北大在职研究生,因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李富华决定出资供段霖夏求学,后来发现段霖夏未完成学业而转去创业,在创业期间却仍然要求资助人李富华提供善款,资助人最终请求法院让段霖夏返还他赠予的现金共计4万元。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贫困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最终资助者取消了受助大学生的资格。

(四)对社会没有感恩之情。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愫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

由于未按合同约定归还来自银行的国家助学贷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的23名本科毕业生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了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要求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助学贷款是国家给贫困大学生提供的,用于上大学用的免除学业期间利息的贷款,一些大学生认为国家照顾自己上大学是应该的,不但享受免除利息的优惠,在学业完成之后还恶意拖欠贷款本金,给国家造成损失,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感恩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感恩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感恩内涵,但近百年来,我们以“封建”和“落后”为由逐渐忽略甚至丢失了。“中国文化近百年的发展史,有一个绕不开的情结,就是痛恨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落后被动挨打统统归咎于传统,在这种长期的自我批判、自我矮化和自我丑化下,当前的部分中青年学者与学生甚至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矛盾的,会阻碍其发展。因此,只要是倡导中国传统文化,那就是倒退的、落后的、反现代化的,并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6]所以,极力引进和推崇西方文化,对传统的优秀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十年期间,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对传统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全盘否定,使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仁爱美德被削弱消解,让中国家庭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出现严重的曲折。[7]在旧的文化机制得到解构的同时,新的机制尚没有如期重构,造成感恩情感的缺失。

(二)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很难成为社会的主宰,现代社会个人所经历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其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类社会一员的道德身份以及自我意识的道德主体。现代社会的人格构成发生了变化,人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情感、才能、意志,由于学习、就业、工作压力,使得人们丧失了自己应该有的道德意识。

(三)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和物欲膨胀的环境使得一些涉世之初的大学生趋于功利化,社会关系功利化特征严重,功利让他们更喜欢索取而不是付出。社会贫富悬殊使得大学生们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无所适从,对享乐、功利的追求弱化了其对传统美德的追崇,使得感恩这种美好的品德在他们的身边悄然溜走。

(四)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道德伦理机制不断地得到解构,而并没有得到及时的重构,各种西方思潮进入学生中间,使得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强烈,常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付出。对自身缺乏反省,难以正确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对一些“人权”等理论的断章取义和片面理解使得大学生理直气壮地远离感恩美德。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

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人们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通过“人”的自我整合来整合人性,加强感恩情感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人要回归到其本身,需要面对一个本真的自我,即在自然界和与他人的关系中被赋予的自我。需要具体地、有机地、创造性地认识自我;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知觉力、有情感、真正有爱心的人,有一种由人类关系所赋予的、而不是为这种关系所限定的本性独立的意识。不要被自己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限制和支配,而是以自己的本真和情感面对父母、自我、他人、社会。

其次,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教育协作功能。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位良师,学校是学生成人成材的途径,社会环境则是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协作,齐抓共管,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和机制,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最后,以实践教育为途径,内化学生感恩品质。社会实践是锤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8]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德,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将感恩教育真正渗人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把感恩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并在感恩同时也把自己的善心向社会传递,使慈善得以循环,使恩泽发出应有之光。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金启华.诗经全译[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48.

[3]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7,(6),VOL372.

[4]新华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6.

[5]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家,2005,(3).

[6]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2006,(1).

[7]李桂梅.中国近代以来家庭文化的变迁历程,[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8]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8.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名称为“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与创新”项目编号(09SJD710008)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关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下一篇:加强理工科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