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最后贷款人”

时间:2022-06-14 08:27:00

危机中的“最后贷款人”

孔昊(学者)

耶伦成为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她在货币政策上鸽派立场也被反复提及,即为了降低失业率宁愿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到,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无时不刻牵动着美国和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对全世界的这种重要影响力是伴随着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而发挥出来的。但是,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美联储本身也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大体而言,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主要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及监管银行等等职能,特别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常被人们称为“银行中的银行”。

相对美联储的重要性而言,它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今天我们看到的美联储在1913年才成立。而早在160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也在1694年就获得了英国议会颁发的牌照。其实在美联储产生之前,美国存在过两家中央银行――第一合众国银行(1791-1811)和第二合众国银行(1816-1836),两家银行都只存在了20年的时间。

第一合众国银行与早期各国的中央银行一样也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更糟糕的是,其70%的股权基本上属于欧洲人,初生的美国特别担心被欧洲的金融家族所控制,在美国国会批准的20年经营期限到期后就没有续期。第二合众国银行成立伊始就放任货币和信贷的大规模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得比较早的新英格兰地区受益甚多,而占人口多数的广大中西部农民则深受其苦。1833年杰克逊总统上台后,将财政部存款从第二合众国银行转移到州立银行,削弱了其中央银行的地位,在1836年国会批准期限到期后成为了一家普通的州立银行。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在没有中央银行的几十年中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美国人逐渐意识到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监管的必要性。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成立了美联储。在美联储的制度设计中,美国人彰显了他们的分权传统。联邦储备系统由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其中,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是联邦政府机构,而总部分布在美国各地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则是由私人资本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美国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而这个委员会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的7名委员加上5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组成。这种制度设计就使得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完全是反映联邦政府的意图,来自于美国各地的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也能轮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从而避免了第二合众国银行曾受到过的只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利益的指责。

美联储成立之后不久美国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1929年“大萧条”,在这场严重危机中,美联储没有出手挽救银行,疯狂的挤兑使得银行倒闭,银行的倒闭又引发了更疯狂的挤兑,这种连锁反应酿成了银行系统几乎崩溃的局面。而在最近这一次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美联储汲取了历史教训,及时干预,出手挽救了规模庞大的金融机构,避免了金融市场的灾难性动荡。尽管这种干预确实有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即金融机构因为最终总能依赖“最后贷款人”的救助,在平时经营中就会放纵追逐高利润的冒险行为,这样赚钱了归这些投机者所有,亏损了又总有中央银行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但是与全球经济崩溃的后果相比,这样的代价也许是不得不付出的。

对于我国的中央银行来说,美联储比较完善的制度所保障的独立性似乎值得借鉴,因为这样可以确保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降低对经济活动的人为扰动。(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江南人参”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