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让中小学语文衔接之花越开越艳

时间:2022-06-14 03:57:20

以人为本 让中小学语文衔接之花越开越艳

从初中语文教学反馈的信息了解到:许多小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中出现语文学习吃力、成绩滑坡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小学、初中教学脱节不无关系。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脱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涉及知识点少,教师讲课速度较慢,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相对来说,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颇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一些教学步骤只能一带而过。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少,教学时偏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课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教学时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由于教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进入初中后,升学压力加大,一些中学教师往往把语文教学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忽视了它也是一门文学教学、艺术教学、审美教学的学科。

二、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脱节

中学学习比小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由教师安排时间到自主安排时间;学生学习习惯由小学的被动型转到中学的主动型。于是,相当多的学生在转型上出现了问题。进入中学以后,大多数学生还在沿袭着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及早地认识到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性。而中学教师也多数没能很好地给予学生这方面的指导,中学教师中也很少去通读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1~6年级部分,把中学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与小学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

三、中小学的评价标准脱节

接手初一新生的往往是刚从初三毕业班下来的教师,我校还有几位老师是从高三下来的,在思维习惯上受初三、高三教学模式影响,很难一下子转换角色来适应小学毕业生。他们对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能力估计不够准确,对待初一新生往往要求过高,教学进度很快,甚至有的教师会用对初三学生的要求来要求他们。这样一来,许多学生刚开始初中语文学习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不知所措,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总之,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九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作为中学老师不应只把精力放在各自的教学研究上,应该与小学教师携起手来互相合作,从细处入手,抓住关键,共创语文教学碧海之蓝天,让中小学语文衔接之花越开越艳。

(作者单位 何光玉: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 缪求仲:江西省赣州市蟠龙中心小学)

上一篇:转化思想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下一篇:品味人生,享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