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及动因分析

时间:2022-06-13 10:16:01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及动因分析

[摘 要]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银行的地区经营风险,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动因 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20世纪20年代,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国内银行就率先在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华侨旅居众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海外业务。1929年11月4日中国银行伦敦经理处正式开业,这是中国银行在海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不断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引进外资,吸收外汇存款,发放外汇贷款,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等;第二阶段是大幅度提高外币资产的比重,并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融资、参与国际银团贷款等活动和小规模设立境外机构等方式,把金融服务领域向境外延伸;第三阶段是跨国银行阶段,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遍及全球的分支机构、营销网络和客户群体。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资产总额2674亿美元,其海外分支结构主要分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卢森堡、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其中交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最少,中国银行海外分布最广。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跨国经营的动因

1.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加强,国民财富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从1980年的272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034美元;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增加到2006年的35万亿人民币,人均存款近3万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到2006 年的5年间,保持年均增长29.2%,继2005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42万亿美元以后,200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按照邓宁的发展水平理论,我国目前已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本国对外投资快速增加,并将最终超过引入外资额的阶段。根据“贸易引导型”理论,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如果一国在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国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使两国的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减少贸易成本,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则可以通过为两国提供结算和支付便利,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我国对外贸易额、GDP、对外投资和劳务承包额快速增长,带来了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信贷业务的剧增,促使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提供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并极大地拉动了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中国加入WTO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商品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这也将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是应对国内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银行业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享有国民待遇。跨国银行在现金管理、外汇业务、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上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我国银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在高端客户、优质客户、大公司和大企业的争夺上,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使其流失了部分优质高端客户。为了提升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走出去”,加快在全球的网络配置,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产品线,提升服务于高端客户\跨国公司的能力和水平。

3.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在各行各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中都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这为我国银行业的跨国经营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统计,200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076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就达到19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3%,这一数据超过了2007年全年187.6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可以预见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改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必将保持高速增长。而企业要想“走出去”就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中资银行恰好既有支持中资企业发展以保持客户的经历,也有解决中资企业熟悉或了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能力。另外从投资银行业务看,近年来中资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和海外上市日益频繁,如2003 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筹资35亿美元和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pc业务等。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的国际性投行业务服务,在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资企业海外上市和跨国并购活动会日益增多,中资商业银行面临提供大量财务顾问、并购、重组、投资顾问等投行业务,实现投行业务国际化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应炬锋: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战略研究[J].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2]王志勇: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付海蕾: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J].消费导刊,2008.5

[4]徐锦婷: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9

[5]李伟杰: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回顾[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

上一篇: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权重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