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师生关系,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时间:2022-06-13 10:03:41

夯实师生关系,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摘 要:体育作为主流文化,中学生对其求知欲更高,教师势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夯实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应自身寻找问题再提高自身魅力。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课组成部分以及多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最终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20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活动有了新的追求,体育作为主流文化之一更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不再仅限于体育课堂,电视、电脑、手机、报刊等都是方便快捷的渠道。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日趋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兴趣广泛而多样,开始追求新鲜时尚、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如轮滑、跑酷等极限运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项目包括田径、体操、球类、舞蹈、武术项目。学生更易参与的是趣味性强,竞争性较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身体对抗性项目或是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隔网类对抗项目。中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势必要求体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男生喜欢踢足球,坑坑洼洼的草坪导致教学事故的时有发生;没有室内羽毛球馆,受风向干扰,学生的羽毛球总是飘得不知所踪。

教学内容的设置、体育教师魅力、学生人数、学生身体素质(即运动能力)、学生性别、学生某一时刻状态、场地、器材、天气等等,体育教学的这些特殊因素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各种干扰因素是客观存在着,体育教师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课后的教学反思,面对客观事实,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克服教学困难,有效开展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

1夯实师生关系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为主导。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两者的关系对课堂教学的结果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夯实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1.1教师存在的问题

迎来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在外省市学生居多的工作环境中开展教学,总觉得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受学生欢迎,那么成功,学生也没有想象中的听话、乖巧、容易驾驭又好学。反思后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备课不够精细。呈现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偏重学生的操练次数和简单模仿。(2)对运动负荷考虑欠周到。有的课安排较大的学练密度,导致学生产生明显乳酸反应,影响其后学习内容。有的课又太轻松,如果学生一偷懒,就没什么运动量了。(3)对学生期望过高。室外课学生普遍活跃爱讲话,注意力相对较低,此时笔者会严厉斥责学生的纪律问题。(4)忽略个体差异。现行分班是按照学生年龄,往往存在身材高、矮、胖、瘦不一现象,统一标准,教学过程中往往流露出对学习能力差者不满的表情,口头上也会出现“你怎么那么笨?你怎么到现在还没学会?”等不耐烦又伤学生自尊心的话语。(5)忽视自身形象。教学技能不能真正达到“一专多能”,有时动作示范欠规范和漂亮,有时不示范,课中教学语言随意、不规范,或不苟言笑,教鞭的使用不合理等。(6)奖惩不分明。课中缺少鼓励和赞扬,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师者形象降低。

1.2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1.2.1教师对自己

体育课在室外进行,教学环境的扩大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嗓门保证每个学生听到教师的讲话。教师应发挥特长,以规范漂亮的动作示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应经常参与学生的运动,如和学生打篮球,踢足球等,以防运动技术迅速下降。教师的着装、体态和言行举止很容易感染学生,应身着运动服、展现出精神抖擞、挺拔俊朗的面貌。教师又须耐心、仔细、认真,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师者之威信。

1.2.2教师对学生

(1)尊重、理解学生,中学阶段的学生来校求学,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教师可用言语温暖他们的心灵,正视他们的人格,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和肯定。(2)课堂教学中应避免急功近利,我们总是盲目追求教学成效,严苛学生,总希望大部分学生能一点就通,思路、运动技术跟不上则语言上讽刺和批评,如此急躁的心情反而影响学生,导致教学不能有序开展。(3)教师应有一颗平等之心,对待学生不能以师者自居而高高在上,不能不关心学生的想法,应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也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做到真正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后进者,更需要教师的正视和鼓励。(4)改变评价制度,让学生健康发展。中学体育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现实施的考核制度,教师和学生都很困惑,难道体育成绩好,学生就健康?体育成绩不好学生就不健康?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改变唯成绩论,教师可稍调整考核标准,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爱上体育课,健康快乐地学习。

2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2.1明确体育课组成部分

2.1.1从教学内容来讲

田径是运动之母,凸显人体跑、跳、投基本运动能力,发展较为成熟,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可教可学可测量。体操也是如此,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也反映着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中的攀、爬、蹬、撑及平衡等基本动作。体育运动中任何别的项目都是以基本运动能力为基础的运动,因此,田径、体操作为体育课基本内容尤为重要。其次,以球类和舞蹈为辅来缓解田径、体操内容的枯燥与乏味。体育教师应合理安排主教学内容和副内容,直接兴趣固然重要,培养间接兴趣才能保证体育课习得值得一学的知识内容。

2.1.2从组织形式来讲

技能分组为主,性别分组,兴趣分组,队形分组,体能分组为辅。每个班学生之间由于高矮,胖瘦,男女之差,以致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度的确定难以把握,不能因为照顾差生耽误教学进度,也不能因为赶教学进度而照顾不上差生。所以,技术分组能把技术水平相近的学生归为一组,易于教师安排练习强度、难度。

2.1.3从教学的完整程序来讲

分为讲解、示范、练习、纠误、检查五个环节。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课次不同等来灵活把握各个环节之间的顺序。教学内容是整个体育课的主要部分,它决定着整个体育课形式的安排,有的教学内容较难理解,而且是新授课,可以把教学示范放在最前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技术动作的初步认识,然后再加以讲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如果授课内容容易与过去所学技能发生迁移,则应该先进行讲解,以免发生负迁移或增进正迁移。如果是练习课,则应该先进行练习,然后纠错、示范、讲解。总之,五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套路,应该灵活变通。

2.1.4从体育课结构来讲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按照人体运动规律特点通常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准备部分,其次是基本部分,最后是结束部分。所以,传统体育课结构分为“三段式”或“四段式”。 不管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其基本部分理当是教学内容即运动技术传习的关键时间段,教师应把握好关键时间。

2.2多角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

室外上课,学生如鱼得水,忘乎所以,动态张力大于静态,教师须花费更大注意力观察学生防止体育课中意外事件发生。有别于文化课,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但一个班级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往往大于智力上的差异,这也增添了课堂教学难度,要求体育教师做到全面观察。

2.2.1观察学生的参与面

体育学科是一门操作性知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体育课堂中,学生对于操作性知识的学练,教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学生体质不同在体育能力上各有层次,教师应着重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

2.2.2观察学生的参与时间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思维、能力等演练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有充足的参与时间,特别是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反复操练时间。一堂课中,学生应该保证50%的时间在练习,只有通过扎实的操作,学生才能达到一定技能。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时学生的参与时间,尽量精讲多练,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多练等。

2.2.3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缺少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必然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否能饱含热情地参与教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三年多教学,本人发现大部分的女生和小部分男生因为各自原因,在课中被动学习的态度很明显,表现为老师怎么安排,学生怎么做,常常偷工减料。此时教师应直接警示学生或旁敲侧击以使学生提高注意力,积极投入教学内容的学练。

2.2.4观察学生的参与效果

如果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参与,但最终效果却事与愿违,就需考虑我们的教学高效与否。只要学生的参与效果较好,那就说明整堂课的课堂教学是成功的。

3结论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当教师重视起自己的每一节体育课,重视起自己的道德,从心开始,即使没有更科学的理论支撑,也能凭借自己日常教学的实践积累,最终达到“夯实师生关系,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杨琼花.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1,(8).

[4] 范运祥.论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动态无声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09,(11).

[5] 郑春,叶春兰.培养学生“体育课堂”良好习惯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上海市奉贤区头桥中学 201409)

上一篇:“朱砂门”:从此“汞”非彼“汞”看中药之误读... 下一篇:分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