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3-29 02:17:52

分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 要:对普通高校排球教学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排球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教学;排球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27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步向尊重学生主体、注重个性培养的方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排球运动作为一种集体项目,其教学更注重学生个性独立与团队合作间的发展,而分组教学模式在承认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分组的形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分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级2个女生教学班为实验对象,每班40人,其中1个班为实验班,另外1个班为对照班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的36学时教学时间。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级排球教学班随机抽取2个女生教学班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一个学期36学时中,实验班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对身体素质、考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

1.2.2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测试数据采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

2 实验设计

2.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选取

从2011级排球教学班随机抽取2个女生教学班,对2个教学班从排球传球、垫球、发球三项专业技术(见表1)和50米、立定跳远两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统计,经“T”检验(P>0.05)2个教学班没有显著性差异,属于同质可比样本(见表2)。

2.2实验班的分组

实验班全体女生按身高排成一横排报数进行随机分组,每组8人,共5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2.3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安排

2.3.1实验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

教师宣布授课内容与要求——学生分组准备运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提出问题——教师集中纠正错误动作——组间竞赛——教师总结。

2.3.2对照班采用场馆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

教师宣布授课内容与要求——统一准备运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集中纠正错误动作——学生练习——教师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排球班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排球传球、垫球和发球技术方面同常规技术教学的考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增长幅度略高于对照班。

3.2分析与讨论

3.2.1分组教学模式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排球技术时更加全面地整合指导练习,通过对同伴动作的观察和小组讨论,将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加深教授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发挥小组成员的优点,带动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并且还可以定期进行组间的竞赛,让学生认清自身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表明,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具有积极作用(P

3.2.2分组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分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小组的成员,小组的成绩是靠组员集体努力实现的,从课堂准备活动的领做,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再到练习环节的互帮互助都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学生都不愿意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拖累组内其他成员,组员也都愿意帮助学习进度较慢的同学,培养了组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3.2.3分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排球学习的自主意识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排球课程学习的主体,为了共同提高全组体育成绩和运动能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练习中,并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学习效果,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2.4分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在小组排球课程学习中增加了交流的机会,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并且定期举行组与组间的竞赛,促进全班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们享受着集体努力的满足感和排球运动的快乐感,加强了组员间课上课下的沟通,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2.5分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在分组教学模式中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分组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使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学生的表现,改进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趣味化、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合理安排每次课小组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目标,不能因教学目标的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2011级排球教学班随机抽取2个女生教学班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实验班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对身体素质、考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实验教学,分组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模式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技术掌握具有促进作用,但分组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排球专项知识掌握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加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2建议

4.2.1分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应在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逐层分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用教学内容和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分组教学“分”而不“散”。

4.2.2分组教学模式中组长的选择是重要一步,组长是教师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选择愿意为其他成员服务的学生做组长,而不能单以体育成绩、身体素质、课堂表现好坏来衡量。

参考文献:

[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云琼菁.“小集团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08-110.

[4]刘培华.异质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6:12-16,20-23.

[5]郑柏香,白凤瑞.健美操互助分组教学法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0(4)60-6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510006;广东省开平市综合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5529300 )

上一篇:夯实师生关系,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 下一篇:浅议教学与科研视角下运动生化实验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