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省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13 05:45:4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省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摘要 2007年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于七月一日再次调整了几千种商品税目的出口退税率。作为出口大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对浙江省出口企业造成一些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就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浙江省 出口企业 出口退税 政策调整 影响

一、引言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我国部分商品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出口退税率。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共涉及商品2831项,调整面达到37%。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出口企业形成了一定影响,沿海外向型省份的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浙江省是外贸大省之一。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91.5亿美元,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是继广东、江苏、上海之后第4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省份。特殊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特有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使浙江省出口企业受本次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具有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无论近期还是远期,浙江省出口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顺应当前的形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摆在浙江省出口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省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一)涉及范围广,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受到影响

浙江省在纺织、家具、鞋类等传统产品上具有强有力的比较优势,但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极易引起贸易摩擦。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浙江省一半以上商品出口退税率有所下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下调幅度较大。浙江省上半年服装、纺织、家具、鞋类、玩具、伞等传统出口商品出口总额占同期总出口额将近40%。传统出口商品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退税率大多有2%左右的下调,其中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达到8%。

除传统商品以外,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占约44%,但大都属于一般机电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其中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部分电子元件、家电、小型机械、数控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商品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退税率也从17%和13%降到9%。

浙江省特殊的出口产品结构与本次出口退税调整的针对性导致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受到本次出口退税影响。目前浙江省共有出口企业24954家,其中受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的出口企业占到75%。今年上半年,有18491家企业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的出口,占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4.1%。

(二)短期内对浙江省出口企业冲击较大

为了防止出现虚假合同影响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避免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虽然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向社会公布,但对出口企业而言依然没有充分的时间作好应对准备,短期面临阵痛。

1 退税率下调使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我国1994年我国税改以来,较高的出口退税确实对我国的出口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近几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下调和取消了数千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因此本次出口退税的再次下调,对浙江数以万计出口企业的成本造成上涨压力。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该行业是浙江省出口的支柱产业。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多次下调情况下,浙江省众多从事纺织业的出口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扬。1999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5%,服装出口退税率为17%,之后经过2004年的调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2006年9月5日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今年7月1日起又将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

一般地出口退税下调一个百分点,企业的出口成本也上涨一个百分点。因此几次调整下来,企业的成本上升幅度在4%―10%之间。据纺织商会的资料显示,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均属于薄利企业,纺织品行业利润率在3%至5%左右。而服装行业利润率也仅为7%至9%左右。据计算,出口退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平均下降约4%。可见,本次出口退税的下调使得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企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甚至面临亏损。

除纺织服装行业外,浙江省的其他重要传统出口行业在几次调整中,出口退税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调,如今年皮革产品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5个百分点,由13%下调至8%,其中生皮的退税率由原来的8%改为取消出口退税;小五金、化工原料、玩具、家具、鞋类、打火机、塑料的出口退税从原来2003年的15%一直下调至今年的9-11%;缝纫机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则由原来的13%下调至9%。浙江省的传统出口行业大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利润率都不高,而几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削弱了这些行业企业的成本优势,使企业利润率持续下降。

2 出口退税率下调导致相关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削弱

出口退税的下调,将会增加商品的出口成本,引起出口价格的上涨。一般情况下,出口企业会通过加价来抵销出口退税对成本的影响。但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引起国际竞争力下降,最终将对企业的出口量造成影响。同时本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势必将缩小我省产品与周边国家在产品上价格差距,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引起同类产品国外市场的流失。还是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该产业的贸易转移现象十分明显。我国周边地区的越南、印度等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十分迅猛,出口退税率下调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企业的价格优势被削弱,部分订单将转移至这些国家。而在我国较大幅度下调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时候,像印度这样与浙江省出口商品有着较高相似度的国家却在提高出口退税率。今年4月1日,印度已经将出口退税提高10%-40%。我省传统出口产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出口退税率下调使浙江省中小型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如前所述,本次出口退税下调后,相关出口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对一些小规模的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下调是一次巨大考验。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中定价能力较弱,提高价格将失去市场。而另一方面维持原价将使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

浙江省的企业结构较其他省份而言,具有特殊性。浙江省的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目前,在全省受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共有14380家,占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企业总数的81.2%。还是以纺织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6179家。其中出口值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就有4915家。在出口退税率较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型出口企业依靠退税收入可以获得一定竞争力。但在退税收人多次下调情况下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收缩。本次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从发出通知到实施,其间仅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原有订单不得不以合同价格执行,势必遭受较大的损失。由于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大多生产

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冲击下,短期内必将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中小企业也可能在近期因为利润下降导致维续困难,生存压力明显加大。

(三)长期看有利于浙江省出口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定位

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遵循“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出口退税的下调主要针对“两高一低”以及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产品,而对于高附加值或者高技术含量产品,仍然保留了比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因此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具有明显的政策引导性。

从2006年9月15日起我国部分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在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仍保持较高水平,与一些出口商品退税率多次下调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经历短期阵痛的浙江出口企业,在这种反差下势必将有选择地进行转产或加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以适应目前政策的转变。对于传统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浙江省而言,企业的自觉调整将有效的改善整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

三、浙江省出口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策略分析

(一)出口企业应深入领会政策调整意图,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继2004年和2006年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后,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再一次深深地触动了浙江省较多出口企业的利益。我国出口企业经历了1997年以来七八年较高出口退税率的扶持,难免养成对出口退税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这些企业对政策变动极易出现一些无奈、悲观或者观望情绪。诚然在政策的转折阶段这种反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作为的等待并不能改变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企业应该做的不仅是接受现实,更应迅速地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及时地采取必要措施。从长远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正逐步向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出口退税收入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将日趋弱化。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经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改进产品质量等内在提升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浙江省出口企业要努力使自己具备既使没有出口退税收入也能赢利的底气。

(二)短期应采取针对性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实现平稳过渡

1 多渠道消化成本压力

首先在出口退税调整后,出口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在具体掌握了出口退税调整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后,有必要与国外购货方作好沟通,及时传递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引起企业成本上调的幅度,以便取得国外进品商的理解和支持。争取适当地提高产品的售价,实现出口企业、采购商、买方三者间对成本上升部分的分担,从而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

其次出口企业需对企业的运营加强管理,从紧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尽可能挖掘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进货渠道,降低上游产品的制造费用。

另外浙江省同行业出口企业一直存在着竞相压价的现象。在出口退税调整过程中,企业应相互配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以利于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减小成本压力对利润的削弱。

2 拓展国内市场

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后,因成本优势减弱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面临短期无法拿到订单导致被淘汰的可能。而短期内企业无法迅速作出转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转变,因此对浙江省出口企业而言,转战国内市场是短期内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由于长期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忽视了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和和营销,国内市场的份额较小。正因为此,浙江省出口企业在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大。企业可以加大在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扩大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争取一定的订单。以供短期维持企业生产。

(三)长期应利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契机,加快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和产品定位的调整

1 努力优化行业和产品结构

从总体上看,浙江省出口企业应有意识地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首先中小型出口企业在长期无利可图情况下,应尽快退出所在行业,转向其他有发展潜力行业;对大型出口企业而言,行业退出成本较高,因此应注重对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渐降低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比重。

2 对现有产品加强提升和改造

对产品依然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成本压力较大的出口企业而言,长期应加强已有产品内在品质提升。

(1)加强品牌建设

浙江省出口企业产品集聚度高,因此应发挥地方产品特有优势共同打造地方品牌。通过企业间合作,扩大产品知名度,在国际上进一步占领市场。如义乌袜业,嵊州领带。同时进一步利用企业间的合作,拉长产业链,通过更细更灵活的分工流水作业,真正做出特色,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声誉,实现本地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单个企业也应注重树立本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在国外市场的认知度,加强企业定价自。

(2)狠抓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传统出口产业较多集中于低档次产品,利润空间较小,因此应逐渐开发中高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特别应注重对现在工艺流程的改进,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既使产品保持原有特色。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体质量水平;同时应加强产品的外包装,增强产品外观吸引力,提高外在附加值。

对浙江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是不可回避的话题。面对困难,逃避和埋怨不是出路。企业只有审时度势,及时地采取措施,才能顺利地度过困难时期,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和发展契机。所以浙江省的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取得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尽可能通过合作化解当前经营运作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应在内部快速作出应变和调整,使企业尽快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并能对今后可能出现政策变动提前作好风险防范准备。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省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何 瑛 吴韵琴

摘要 2007年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于七月一日再次调整了几千种商品税目的出口退税率。作为出口大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对浙江省出口企业造成一些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就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浙江省 出口企业 出口退税 政策调整 影响

一、引言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我国部分商品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出口退税率。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共涉及商品2831项,调整面达到37%。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出口企业形成了一定影响,沿海外向型省份的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浙江省是外贸大省之一。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91.5亿美元,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是继广东、江苏、上海之后第

4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省份。特殊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特有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使浙江省出口企业受本次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具有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无论近期还是远期,浙江省出口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顺应当前的形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摆在浙江省出口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省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一)涉及范围广,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受到影响

浙江省在纺织、家具、鞋类等传统产品上具有强有力的比较优势,但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极易引起贸易摩擦。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浙江省一半以上商品出口退税率有所下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下调幅度较大。浙江省上半年服装、纺织、家具、鞋类、玩具、伞等传统出口商品出口总额占同期总出口额将近40%。传统出口商品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退税率大多有2%左右的下调,其中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达到8%。

除传统商品以外,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占约44%,但大都属于一般机电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其中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部分电子元件、家电、小型机械、数控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商品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退税率也从17%和13%降到9%。

浙江省特殊的出口产品结构与本次出口退税调整的针对性导致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受到本次出口退税影响。目前浙江省共有出口企业24954家,其中受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的出口企业占到75%。今年上半年,有18491家企业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的出口,占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4.1%。

(二)短期内对浙江省出口企业冲击较大

为了防止出现虚假合同影响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避免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虽然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向社会公布,但对出口企业而言依然没有充分的时间作好应对准备,短期面临阵痛。

1 退税率下调使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我国1994年我国税改以来,较高的出口退税确实对我国的出口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近几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下调和取消了数千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因此本次出口退税的再次下调,对浙江数以万计出口企业的成本造成上涨压力。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该行业是浙江省出口的支柱产业。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多次下调情况下,浙江省众多从事纺织业的出口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扬。1999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5%,服装出口退税率为17%,之后经过2004年的调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2006年9月5日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今年7月1日起又将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

一般地出口退税下调一个百分点,企业的出口成本也上涨一个百分点。因此几次调整下来,企业的成本上升幅度在4%―10%之间。据纺织商会的资料显示,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均属于薄利企业,纺织品行业利润率在3%至5%左右。而服装行业利润率也仅为7%至9%左右。据计算,出口退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平均下降约4%。可见,本次出口退税的下调使得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企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甚至面临亏损。

除纺织服装行业外,浙江省的其他重要传统出口行业在几次调整中,出口退税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调,如今年皮革产品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5个百分点,由13%下调至8%,其中生皮的退税率由原来的8%改为取消出口退税;小五金、化工原料、玩具、家具、鞋类、打火机、塑料的出口退税从原来2003年的15%一直下调至今年的9-11%;缝纫机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则由原来的13%下调至9%。浙江省的传统出口行业大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利润率都不高,而几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削弱了这些行业企业的成本优势,使企业利润率持续下降。

2 出口退税率下调导致相关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削弱

出口退税的下调,将会增加商品的出口成本,引起出口价格的上涨。一般情况下,出口企业会通过加价来抵销出口退税对成本的影响。但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引起国际竞争力下降,最终将对企业的出口量造成影响。同时本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势必将缩小我省产品与周边国家在产品上价格差距,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引起同类产品国外市场的流失。还是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该产业的贸易转移现象十分明显。我国周边地区的越南、印度等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十分迅猛,出口退税率下调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企业的价格优势被削弱,部分订单将转移至这些国家。而在我国较大幅度下调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时候,像印度这样与浙江省出口商品有着较高相似度的国家却在提高出口退税率。今年4月1日,印度已经将出口退税提高10%-40%。我省传统出口产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出口退税率下调使浙江省中小型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如前所述,本次出口退税下调后,相关出口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对一些小规模的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下调是一次巨大考验。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中定价能力较弱,提高价格将失去市场。而另一方面维持原价将使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

浙江省的企业结构较其他省份而言,具有特殊性。浙江省的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目前,在全省受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共有14380家,占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企业总数的81.2%。还是以纺织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6179家。其中出口值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就有4915家。在出口退税率较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型出口企业依靠退税收入可以获得一定竞争力。但在退税收人多次下调情况下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收缩。本次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从发出通知到实施,其间仅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原有订单不得不以合同价格执行,势必遭受较大的损失。由于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大多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冲击下,短期内必将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中小企业也可能在近期因为利润下降导致维续困难,生存压力明显加大。

(三)长期看有利于浙江省出口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定位

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遵循“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出口退税的下调主要针对“两高一低”以及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产品,而对于高附加值或者高技术含量产品,仍然保留了比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因此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具有明显的政策引导性。

从2006年9月15日起我国部分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在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仍保持较高水平,与一些出口商品退税率多次下调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经历短期阵痛的浙江出口企业,在这种反差下势必将有选择地进行转产或加强高科技产品

的开发,以适应目前政策的转变。对于传统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浙江省而言,企业的自觉调整将有效的改善整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

三、浙江省出口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策略分析

(一)出口企业应深入领会政策调整意图,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继2004年和2006年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后,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再一次深深地触动了浙江省较多出口企业的利益。我国出口企业经历了1997年以来七八年较高出口退税率的扶持,难免养成对出口退税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这些企业对政策变动极易出现一些无奈、悲观或者观望情绪。诚然在政策的转折阶段这种反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作为的等待并不能改变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企业应该做的不仅是接受现实,更应迅速地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及时地采取必要措施。从长远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正逐步向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出口退税收入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将日趋弱化。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经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改进产品质量等内在提升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浙江省出口企业要努力使自己具备既使没有出口退税收入也能赢利的底气。

(二)短期应采取针对性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实现平稳过渡

1 多渠道消化成本压力

首先在出口退税调整后,出口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在具体掌握了出口退税调整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后,有必要与国外购货方作好沟通,及时传递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引起企业成本上调的幅度,以便取得国外进品商的理解和支持。争取适当地提高产品的售价,实现出口企业、采购商、买方三者间对成本上升部分的分担,从而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

其次出口企业需对企业的运营加强管理,从紧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尽可能挖掘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进货渠道,降低上游产品的制造费用。

另外浙江省同行业出口企业一直存在着竞相压价的现象。在出口退税调整过程中,企业应相互配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以利于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减小成本压力对利润的削弱。

2 拓展国内市场

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后,因成本优势减弱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面临短期无法拿到订单导致被淘汰的可能。而短期内企业无法迅速作出转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转变,因此对浙江省出口企业而言,转战国内市场是短期内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浙江省大量出口企业由于长期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忽视了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和和营销,国内市场的份额较小。正因为此,浙江省出口企业在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大。企业可以加大在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扩大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争取一定的订单。以供短期维持企业生产。

(三)长期应利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契机,加快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和产品定位的调整

1 努力优化行业和产品结构

从总体上看,浙江省出口企业应有意识地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首先中小型出口企业在长期无利可图情况下,应尽快退出所在行业,转向其他有发展潜力行业;对大型出口企业而言,行业退出成本较高,因此应注重对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渐降低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比重。

2 对现有产品加强提升和改造

对产品依然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成本压力较大的出口企业而言,长期应加强已有产品内在品质提升。

(1)加强品牌建设

浙江省出口企业产品集聚度高,因此应发挥地方产品特有优势共同打造地方品牌。通过企业间合作,扩大产品知名度,在国际上进一步占领市场。如义乌袜业,嵊州领带。同时进一步利用企业间的合作,拉长产业链,通过更细更灵活的分工流水作业,真正做出特色,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声誉,实现本地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单个企业也应注重树立本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在国外市场的认知度,加强企业定价自。

(2)狠抓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传统出口产业较多集中于低档次产品,利润空间较小,因此应逐渐开发中高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特别应注重对现在工艺流程的改进,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既使产品保持原有特色。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体质量水平;同时应加强产品的外包装,增强产品外观吸引力,提高外在附加值。

对浙江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是不可回避的话题。面对困难,逃避和埋怨不是出路。企业只有审时度势,及时地采取措施,才能顺利地度过困难时期,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和发展契机。所以浙江省的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取得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尽可能通过合作化解当前经营运作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应在内部快速作出应变和调整,使企业尽快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并能对今后可能出现政策变动提前作好风险防范准备。

上一篇:培育和扩大居民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篇:中国地缘战略中海权的误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