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时间:2022-06-13 05:14:0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用人性化服务诠释教育公平理念;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学生人文关怀。同时,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创新育人举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盲人功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55-02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传导载体。首先,用人性化服务诠释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前提,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用人性化的服务来诠释教育公平理念。具体说来,在每年新生开学之前,学校可以根据招办工作人员给新生打电话的情况,确定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实地调研走访,向贫困生介绍生源地贷款政策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虽然贫困生在此之前已经收到资助中心的宣传材料,但这种面对面的介绍更直接、更亲切。在开学初,学校要为贫困生设立“绿色通道”,办理助学贷款手续,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为贫困生准备基本生活用品。这些细致的资助工作可以让贫困生一开学就感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温暖。北京大学在总结多年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学生资助体系,受资助学生会在不同阶段受到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的指导,即使是学生毕业之后,学校也会根据情况对学生实行跟踪管理。其次,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应该从物质层面做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底层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然属性客观上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个体对于物质利益的合理满足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然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时刻关切贫困生精神上的困扰。很多贫困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强烈的自尊心和极度的自卑感交织在一起。精神上的贫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应该以潜移默化、自然合意的方式,帮助精神脱贫,使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乐观向上的。

2.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创新载体。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诠释教育公平、给予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育人工作的创新。第一,拓宽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渠道。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民办独立学院,资助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自然灾害问题、三农问题、城市下岗问题等的凸显以及物价的高涨,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与日俱增。在国家资助资金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笔者认为,当下突破困境的有效方法是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促进捐资助学多元化。比如,学校直接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鼓励和引导校友以个人或者企业名义,为母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利用当地资源,鼓励和引导本地社会贤达和优秀企业参与捐资助学;等等。第二,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工作是整个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科学、准确、快速地甄别出困难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分析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初步判断出困难程度;然后班主任或辅导员与每名学生单独谈话以准确掌握困难情况;最后综合考虑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以及学生代表意见等,经过集体讨论,认定困难学生。第三,创新育人举措。与困难学生定期单独谈话是开展资助育人的有效形式。复旦大学明确规定辅导员与每位贫困学生单独谈心每学期不少于3次。在清华大学,与贫困生的谈话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家庭情况,对其进行鼓励;二是学生获助后,再次约谈介绍所获助学金的来源,鼓励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理念;三是获助半年后,院系还要约谈学生,对其经济状况、在校表现进行跟踪评估。此外,为贫困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也是一种育人的有效形式。勤工助学能够锻炼贫困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培养其感恩意识。定期走访少数困难学生家庭,将育人工作带入学生家庭,可以使学校和家庭携手共同培育人才。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1.设立“绿色通道”树立学生求学信心。“绿色通道”是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通道”快速帮助贫困生注册报到,办理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手续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教育的公平,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有助于他们树立进一步深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2.通过奖助学金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我国各大高校均设立多种类型的奖助学金,颁发给优秀学生或者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学生。这些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的专门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项奖学金等,虽然奖励金额少一些,但其覆盖面广,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导和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奖学金能够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它激励着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高校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金两种。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无偿提供、无须归还,但数量很少。这就需要学校严格界定贫困生,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好助学金对象确定工作。

3.通过助学贷款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重要保障。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然而,截至目前,银行尚没有完善的强制学生还款保障机制,因此,各地均出现过国家助学贷款有贷无还,一些大学生遭追偿诉讼的案例。例如,某建设银行状告中国石油大学23名欠贷大学毕业生。中国建设银行郑州市金水支行有关负责人透露,从2002年至今,他们先后向2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到期不还款的高达45%;经过多次催讨仍未收回的,高达二成。考虑到追偿的法律时效,他们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已先后38名欠贷不还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高校作为管理者应该积极与银行配合,增强学生诚信意识。例如,每年在学生签订贷款合同时,负责贷款工作的教师可以找这些学生谈话,说清楚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学校也可邀请银行专业人员为学生开办讲座或者座谈会,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另外,学校、银行与学生个人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助学贷款信息互通。

4.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的认识结构中,同时又不断改变着认知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皮亚杰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勤工助学育人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净化心灵、在与人交流中感悟真情,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报酬,这种间接的帮助可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立自强,树立自主精神,锻炼综合能力。高校应加快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不断增加助学岗位,提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含量,让学生在岗位上增长才干,实现“授人以渔”。

[陈婷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上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评价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2+1培养模式构建:以高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