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易错题的思考

时间:2022-06-13 02:35:22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易错题的思考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做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不仅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易错点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其出错的根本原因,能够有效的做好防范,避免学生的再次失误,从而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本文我们就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教学应对措施展开论述并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36-02

1.从命题者的角度看易错题的成因及对策

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及基本运算基本推理的认识以及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形成过程、适用范围、与生活的实际联系等都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通过习题加以体现。如对书本的知识点、例题、练习等进行改编等。命题者常费尽心思设下"陷阱"。解题时稍有不慎,便会中"埋伏",导致易错点的产生。如分式的运算过程中,学生常常由于违背运算顺序或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而失分,或把分式运算与解方程相混淆,或违背分式的性质随意约分。而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忽略"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这些"陷阱"反映了学生的知识缺陷,因此是命题者的"嗜好"。如果在教学中能将自己放在命题者的角度来考虑,那么这些知识点便是易错点。因此,在教学中,抓好典型题的教学,向学生打好"预防针",防患于未然,便可减少易错点的产生。因此,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易错点产生的原因,绕过陷阱,把易错点转化为易做点,提高解题的效率,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2.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易错题的成因及策略

2.1审题不细导致易错点的产生。认真审题是正确做题的前提。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由于审题不细而导致的错误比比皆是。不少数学问题与定理或学生已做过的习题有相似之处,使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一些学生因思维定式或思维缺乏严谨性,导致易错点的产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审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审题中要细、要慢。在充分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再下笔,同时要做到"三审",即做题前要审,看清题目再做。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分析,同时研究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做题中要审,要有没有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做完题后还要审,计算是否正确,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格式是否完整,是否进行了解答。只要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易错点的产生。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2.2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数学思想方法不清晰,导致易错点的产生。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是正确做题的前提,但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记忆不牢、张冠李戴等知识性错误。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和二次函数顶点的纵坐标公式就是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公式、法则、定理,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和使用范围。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它们的异同,多做练习以加强识别,防止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知识性错误,减少易错点的产生,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数学思想方法不过关,思维定势或缺乏严谨性也是造成易错点产生的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知道怎样寻找解题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解题的信心,减少易错点的产生。

3.针对易错题教学的建议

3.1改错要及时,多与学生沟通。在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对知识的反馈,多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一些知识漏洞,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减少易错点,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学生的问题发现得越及时,改正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不过关,势必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果。因此,及时批改作业,并对作业中存在的知识情况和个别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记录,才能在讲评时抓住重点、突出关键,使讲评具有总结性。减少易错点产生的机会。课堂小测也是了解学生知识情况的有效、简便方法。课堂小测,即促进了学生上课的投入程度,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次检测。对一些基础的、重点的题目进行小测可以强化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减少错题的产生。对小测中出错的题目进行补测可以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重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追踪处理,确保每个学生每个知识点的过关,把问题落到实处,把错题率减少了,学生的成绩也就提高了。

3.2重视教学反思,对易错点的收集和整理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每讲完一节课,我都把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反应、提问情况、练习及作业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检查概念的教学是否到位,典型题的讲解是否通透,解题格式的书写是否规范等,并加以回顾和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我觉得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易错点产生的捷径。教师只要加强自身的反省,处处留心,打造高效课堂,减少易错点的产生并不难做到。注重对易错点的搜集和整理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这一做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在整理错题的时候实际是把有关的知识点复习了一遍,在错题的收集和分析中能及时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从而上课的专注程度增加了,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宽了,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4.总结

易错点的产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缺陷和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地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减少错题的产生,为自己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教师务必要及时反省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有效的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同时更正确的教学模式也确保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盛保和.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6:96-97.

[2]任兴平. 初中数学新知教学中易错点的干预方案初探[J]. 新课程(下),2012,11:164-165.

[3]涂卫. 初中数学易错题的纠正措施例谈[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7.

上一篇:如何让数学教学植根于生活之中 下一篇:如何抓好初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