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加强船舶企业本质安全工作

时间:2022-06-12 02:54:35

谈谈如何加强船舶企业本质安全工作

摘 要:船舶生产周期较长,且对加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再加上工序复杂、工种繁多、劳动强度高等,非常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船舶制造被国防科划分为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船舶运输量的需求提升,船舶制造规模越来越大,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想提高船舶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必须从本质上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和机电设备、人员、技术等各个要素的管理规范。本文首先对本质安全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船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危险性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具体的加强本质安全生产的措施。

关键词:船舶制造业;本质安全;强化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22

0 引言

船舶工业具备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是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一旦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就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的船舶制造工艺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需要从本质上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

1 本质安全的概述

所谓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设施以及各项技术工艺本身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下面分别从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①所谓失误安全功能就是指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设备没能按照既定的操作方法而运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会造成安全威胁或者发生事故。②故障安全功能就是指设备或者各项运行设施在出现故障时,能够短暂的维持正常工作状态,不会对生产工作造成影响,等到维修人员赶到进行修复;或者是设备可以通过自身出厂或系统设置自动转换成安全状态[1]。

2 船舶生产制造的危险性分析

2.1 船舶制造的作业类型

船舶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焊接作业、气割作业、装配作业、运输作业、起重作业、涂装作业、放射检验作业、设备调试作业以及船舶下水作业和水上航行作业等。按照作业进行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可以将它们分为高空作业、临边作业、密闭舱作业以及陆上和水上交通作业等。

2.2 船舶制作的危险源

(1)在作业现场储存了大量的燃气、燃油、油漆等危险化学物品。如果对这些物品的管理或储存不当,很容易引发爆炸、火灾事故,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进行明火作业时,更极大的提升的事故的发生概率。

(2)在进行涂装作业时,使用有毒性质的化学物品,物品在舱室中挥发,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会导致施工人员出现中毒现象。

(3)进行带电操作时,如果设备的绝缘性较差,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尤其是部分操作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使用绝缘棒或者绝缘手套等保护设备。

(4)在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时,如果设备上的零件出现松动,或者操作人员的技术不达标,会引发砸伤事件[2]。

3 加强船舶企业本质安全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作业前的安全控制

首先,对参与船舶制造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重点讲解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点,并提醒他们应该如何预防。同时明确告知危害后果,提高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制定严格的规范操作程序。根据生产环境特点和船舶制造的要求,以及人员数量,制定完善的施工程序。一方面是提高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防止相关人员按照自身经验盲目操作。最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严格限制徒手施工行为。一旦发现,就要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从而规范整个团队的操作行为。

3.2 作业中的安全控制

①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安全生产规范对作业现场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于违规作业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发现,要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②在危险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并由专人实时监控,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危险施工区。③对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检测和监控,在重点仪器设备上安装危险报警装置,就是当达到危险临界点的时候,该装置能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注意。④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和各项机电设施。建立检修和维护标准,及时排查潜在的危险点。对于进入作业现场的所有电动工具,要检查其运行情况是否良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引发触电事故[3]。

3.3 作业后的安全控制

船舶制造的现场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人数清点和危险点排查,确保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及时撤除安全警戒。首先,确保现场的机电等危险设备已经完全停止运行,所有的作业人员都已安全撤出。其次,全面检查船舶的制造质量,在下水试验之前,检查船舱的气密性,电气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操作室各项设施的配置是否完善。最后,在进行下水试验时要由总指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安全,保证整个过程的稳定有序。一旦在下水试验中出现安全问题,要维持好秩序,保证人员有序撤离。如果下水试验没有问题,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运行调试。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船舶制造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需要根据具体的作业内容和施工阶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设备检修和维护措施,从设备进场到日常使用再到最后的竣工阶段,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其性能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创远.船舶制造业的本质安全问题研究[J].广船科技,2008(04):31.

[2]张璞.浅谈机电设备在施工现场的管理[J].科技向导,2013(14):250.

[3]刘字.关于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些见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89.

作者简介:彭飞(1966-),男,本科,安监工程师,研究方向:航道安全及维护,轮机工程。

上一篇: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分析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