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

时间:2022-06-12 12:23:14

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

对于条件相对艰苦、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资料来源不充足的乡村学校来说,实施新课标确实就如小舞台难以施展大拳脚,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历史课,缺乏多媒体等必要的再现历史的手段和设施。但是我认为只要能挖掘潜力,活教活学,小舞台依然能开创出新天地。

一、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特点,挖“潜”掘“优”

(一)发挥历史“兼容性”特点

历史教学,就要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历史课堂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讲唐朝由盛转衰时,把杜甫的“三别”“三吏”等诗歌声情并茂地给读给学生,在凄美、悲怆中,学生深深体会到诗人创作这些作品时悲愤、凄凉的心情,感悟着那段历史给他们带来的心灵冲击和启迪。

(二)利用历史课内容故事性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以讲故事的方式绘声绘色讲述历史事件,能使学生听课时聚精会神,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比如讲《鸦片战争》,对战争推进过程的讲述,讲抗日战争,对一些著名战役的描述等,听完一节课,学生就像看了一部精彩的战斗片电影,他们的兴趣能不高吗?

(三)用乡土史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乡土历史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动的直观教材,有这是其它学科都不具备的优势。例如讲有关西周的历史,我向学生讲了我区“会盟台”遗址的来历,以及传说中我区“南陈”“北陈”两村村名是因当年周武王东征时,在这两地布下了两个兵阵,即“南阵”“北阵”,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南陈”“北陈”等,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感到既新鲜又熟悉,求知的欲望就更强烈。

二、利用历史学科潜在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推广与普及,那种纯粹“说教式”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新的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有所创新。

(一)开卷考试形势下要更新观念

有不少人认为开卷考试不需要背书了,知识不用记了。实际上现在的考试制度要求学生不仅要把知识掌握扎实,更要会做题,会灵活运用,综合运用。而要做到活学活用,前提就是记牢知识点。所以知识要记“死”,习题要做“活”,才是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并适当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融进教育教学中,才能把知识讲“活”讲透,让学生想听、想学。

(二)要对知识进行创新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材不断更新,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逐渐融入其中。在讲课中我注意把收集到的新闻报道的有关信息融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讲东周历史,就结合《洛阳日报》登载的有关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发掘出东周天子王室之墓,以及墓葬中“天子驾六”车马坑的有关报道,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等历史现象给学生作以讲解,从而使这一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较为具体和易懂。

(三)教学方法创新

教法创新是教学创新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教学规律出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 指导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纵横向联系,提高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联系法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如讲《日本明治维新》时,我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来横向比较,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成败的不同结果。通过比较,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中、日两国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 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这样一个现象:不管哪一朝代,经济发展快的共同原因是:社会稳定。由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还有历史上的治国方式、做法不同,结局就不同:像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得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等推行宽舒政策,国家就繁荣昌盛,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中要潜心钻研,在教学中灵活多变;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潜在优势,我相信小舞台一定能创出新天地。

上一篇:浅谈化学课之“动态生成情境”的创设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