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对犯罪预防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12 12:24:40

成人教育对犯罪预防的因素分析

摘 要:当前,对犯罪预防的研究主要以青少年为主体。但是,成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尤其应当得到关注;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如何避免成人犯罪将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对教育可以预防成人犯罪的诸因素,如人性论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的分析,可以得出教育对预防成人犯罪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成人;犯罪预防;因素

收稿日期:2006―04―06

作者简介:李英华(1983-)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朱 蕾(1982-)男,回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导致犯罪的原因也日趋复杂化。犯罪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经济与精神等方面原因导致的犯罪是当前变化的新走向。由于我国的教育方面存在的应试教育的现象,人们过度追求升学率而导致了学生道德的沦丧和法制观念的淡薄。而改革开放后人们精神寄托的缺失也成为了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究其原因,可以归因于教育在人们道德操守方面、法制教育方面的“渎职”。当基础教育在人们预防犯罪方面缺位的时候,成人教育应当肩负起这个重要的使命。当前,对于青少年预防犯罪方面有了诸多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成人预防犯罪方面的理论则较少。传统上认为,青少年是未成熟的、可塑性较大,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事实上,人本身便是一种未完成性的存在物。生命不息,则改变也永不停止。目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许多成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价值观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世界的空虚以及拜金主义的产生,现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等等都有导致成人犯罪的可能。有学者认为我国转型期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拜金思想泛滥、道德滑坡、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个体心理失衡和腐败现象严重导致的个体心理失衡等四个方面。①必须加强理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思想素质,逐步铲除滋生犯罪行为的思想土壤。在这种状况下,对成人群体进行教育是必要的。

一、成人教育预防犯罪的人性论基础

任何人,我们都要给予尊重和爱。即使是囚犯,只要他罪不至死,我们也应当去相信他拥有向善的可能。这就奠定了我们对成人进行教育的基础。中国古代主要有三种主要的人性论。

第一,性善论。以孔孟为代表。孟子认为,人之于禽兽异处在于人性的善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这先天存在的四端,便可以发扬出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而世间的恶事较多,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展善端,不至于将善端蒙蔽,即使蒙蔽了也可以通过教育重新获得。

第二,性恶论。以荀子为代表。他认为,人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些都是人性的本质,而人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则必然需要通过人为的加工,称为“伪”。而这种人为加工的方法则首推教育的方法,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便是对社会教育作用的认识。

第三,性三品说。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认为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斗筲之性”,是只能为恶的;“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教育仅仅对于中民之性起作用。然而,在董仲舒的眼中,圣人与斗筲之人都是少有的。大多数人都是中民。因此,教育对于人民为善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在西方古代,由于基督教传统中的“原罪”理念。对于人性论的观点,主要表现为性恶论。他们认为,人类由于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人类在尘世间的生活就是赎罪的生活。人类生而有许多恶的性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向善,并最终在“末日审判”的时刻重返伊甸园。到了近代,人性论的一个代表思想是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人初生之时,心灵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②,可以任意书写。在他看来,没有人生来是善或恶,所以出现善恶的现实,其根源在于经验和教育的结果。

从上述古今中外的人性论来看,人们无论是认为人天性是善是恶或非善非恶,但都认为教育是影响人后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并且,由于人的永未完成性,这种因素将一直持续到人的死亡为止。因此,对人的教育尤其是犯罪预防方面的教育则不仅仅在青少年队伍中进行,而且要在成人中展开。不仅要对成人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且要在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在这些教育中,渗透预防犯罪的种种思想。在源头上去预防犯罪的发生,往往较之罪犯教育在效率上是高的,效果也将是十分明显的。

二、成人教育预防犯罪的理论基础

教育要对成人起到影响作用,首先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即使对于成人进行教育,也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知识陈旧速度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则将被社会所淘汰。这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包括了人的发展的一生,这些理论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世界的认同。许多国家将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本国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医治诸如失业、人口素质低、犯罪等社会问题的良药。这些理论包括终身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

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 Legrand)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被人们认为是犹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会对教育产生颠覆作用的理念。其名言“教育―从摇篮到坟墓”。冲击了原有教育体系,它要实现对传统教育制度的超越。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强调整合一国所有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全体公民一生的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二)终身学习理念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初,原法国总理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的埃德加・富尔(Edgard Faure)及其同事提出了“终身学习”理念。它认为,现代社会随着变化的加剧,学习者本身将逐渐脱离教育的客体地位,而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即“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③。

(三)学习化社会理念的出现

1968年美国著名新理性主义教育家和古典人文主义成人教育倡导者,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罗伯特・赫钦斯(R.M.Hutchins)出版了《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由此学习化社会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之后,将这三大理念融会贯通于一身,向全世界开始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念的传播。

三大理念提出的根基之一在于当今社会,尤其是当科学技术发展到对人类的重要性达到无以复加的水平时,当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人类社会却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职业分割、贫富对垒、意识形态冲突、集体主义消失、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灵与肉、物质价值与精神背离’等等”,所以“这一切都无法不使人们去重新考虑人类自己的教育问题,去思辨其中的种种弊端或欠缺。”④

当三大理念出现之前,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认识是青少年是学习期,成年是工作期,老年是休息期。人为的给教育划定了时间界限。然而终身教育等理念的传播告诉我们,人一生都要学习,都要受教育。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专业技术知识,更多的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提升、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犯罪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讲,环境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而也并非都是如此,也有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者,既然存在这种现象,那么在环境因素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决定了人是否犯罪。这个原因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因素。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改变自身的品性从而向善,与罪恶远离。然而最有效快捷的方法莫过于学习。三大理念对于建立全民的终身教育系统、学习化的社会,对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成人教育预防犯罪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82 321亿元⑤,超过了法国位居世界第五。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从每10万人615人(1982年)到3611人(2000年)。可以看到中国的国力与人口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我们国家有了足够的实力发展教育事业。当前在学习化社会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体系方兴未艾。除基础教育外,出现了许多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这些将成为教育预防成人犯罪的现实基础。下面仅以社区教育为例来探索教育对成人犯罪的预防。

社区是成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或将要开展。在北京、上海等地社区学院搞得十分红火。其“目的便在于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实现社区民众的教育需求,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⑥社区教育在预防成人犯罪方面具有以下三种作用:首先,社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政治觉悟。对社区内的成人开展不间断的、主体化的、全方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增强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并能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中去,对成人的经济犯罪、腐败犯罪等方面将起到自内而外的预防作用。其次,成人的文化技能教育能使成人跟上时代步伐,提高人们生存能力。对成人的文化技能教育,可以预防成人出现失业、下岗等被社会淘汰现象,尤其是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和失业下岗人员的教育,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作用。有效的预防成人因贫富差距拉大,或贫困导致的犯罪。最后,文明素养和社会生活教育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区教育就是要把社会建设成一所学校,使每一寸土地成为文明的传播基地。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预防许多因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等因素犯罪的现象。

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教育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复杂起来。在当前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使命。因此,教育对于预防犯罪的研究也应当成为研究的方向。教育可以对人的身心起到重要的改善作用从而做到犯罪的预防。重视教育社会功能中的犯罪预防功能将是教育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贡献。

注释:

①狄世深.转型期犯罪心理因素探析〔J〕.犯罪研究2005(1).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40.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3.

④高志敏等著.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29.

⑤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⑥叶忠海等著.成人教育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18.

上一篇:成教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思考 下一篇:谈成人高教中的几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