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6-11 04:52:15

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学校应以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具有“学习型组织”文化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使教师得到互动提升,在“研究共同体”中互为课程,在“开放性平台”上互助成长,使教师产生职业成就感,享受变化成长的过程,从而实现“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最终目标。

【关键词】和谐;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超越。教师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元素,其素质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对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强化学习培训,把握发展内涵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讲过: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一个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学习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源动力,教师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和学校的发展速度。因此,强化教师的培训学习尤为重要。学校一方面要帮助教师制订符合教师个体的学习发展计划,同时还要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和学习展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视角和思维,提高教师视野的广度和高度。要不断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专业发展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推动教育教学的精度和深度。

二、丰富课堂教学,探求课程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应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主渠道得以体现。我们的课堂应该能够具备更多的时尚、时代的元素,课堂应该是鲜活的、生动且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是焕发着与众不同的风采和魅力,用较高的学科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教育涵养学生。所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要在教学模式和课程文化上追求高效,探求创新。例如,可开展问题情境创设研讨或情景表演教学等,将枯燥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耳熟能详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但能触及问题的本质而且活跃学习气氛,更能催生学生学习欲望,扩展学生参与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只有勇敢的尝试, 才能有创新的课堂,只有智慧的释放,才能有文化的交融,只有激活了学生,才能成就教师。

三、建构教研一体,倡导和而不同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将教师引导至教育探索与发展的道路上来,使其在研究中发现工作的乐趣,获得工作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一个教师就是一个世界,一节课就是一个课题。教师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教师教研实践共同体”,实现教学研究实践论证一体化,倡导共同研讨,共同实践,共同收益。同时又鼓励老师们张扬个性,自主创新,没有创新的教学是一潭死水,没有个性的教师成不了英才,陶行知说过:“没有创新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学校要提倡和而不同,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追求教育思想方法的多元个性。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施展才华,彰显个性的机会,在实践中寻求价值。让共同体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助推剂,使他们尽快化茧成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名师梦。

四、激活发展动力,管理增值幸福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师德建设为前提,以幸福教育为根基,将“教师的幸福”和“教育的幸福”看成一个永恒的对等式进行到底。幸福是人生永恒的追求主题,幸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只有自己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才能把幸福传递给学生,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了解教师需求,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幸福的管理模式,让老师们多一些精神放松和教学自由,让教师的情感和谐回归,使教师因为和谐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因为投入而幸福。

总之,学校应以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具有“学习型组织”文化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使教师得到互动提升,在“研究共同体”中互为课程,在“开放性平台”上互助成长,使教师产生职业成就感,享受变化成长的过程,从而实现“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最终目标。

上一篇:语文教学生活化浅析 下一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