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6-10 11:39:54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创新教育正逐渐成为教育战线的热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推行素质教育提到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造才能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写作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文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片沃土。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作文命题要赋予学生自由广阔的创造空间

传统的作文教学多用单一的命题方式和课堂封闭式的方法,而且规定主题、范围、体裁甚至字数、写作时间,这些清规戒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热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再倡导创造教育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创造空间,法国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也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赋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和机会,除了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还可以打破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尽量不限定范围、主题,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无谓限制,有组织地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自由驰骋,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以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中文系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无疑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上了生动的一课。“新概念”提倡不搞命题作文,也没有题材和内容的限制,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深的、能展示自己才华的都可以写。

二、作前指导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平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多角度运思,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创造性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没有采用的新角度,培养发散性思维,就是要教会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如在授完《松树的风格》一文后,可要求学生不准重复作家陶铸的观点,自选一个新角度赞美松树,然后作文。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研究事物,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有利于克服思维惯性、定势的束缚,从而有所创见。

二是反弹琵琶,培养逆向思维。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亮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在让学生自选一个新角度去赞美松树成文后,教师可再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松树的短处》为题作文,要求揭松树之短,强调反其意而用之,从思维的批判性触发学生在作文立意上的逆向思维。

三是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也说:“作为创新者,他的力量与多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启迪。”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写想象作文、看图作文,通过习作,训练学生看到一个事物或一种情景,触发联想、有创造性的见解的能力。

三、作文评改要鼓励学生创造

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智慧的火花一闪现,就要加心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有的说雪化了变成了水,有的说雪化了变成了泥巴。有个学生说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个学生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根据标准答案他是要得零分的。”不可否认,在我们的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评改时存在着受“审题决定论”的影响而否定“标新立异”的现象,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去捆住学生,使得学生作文时不敢“发挥”,只得写那些四平八稳的文章,导致了学生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创造的沉寂和荒芜。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就是一颗花,它是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果就会绽开。”在作文评改时,对文中有创造性的要加以鼓励,要敢于打高分甚至是满分。我们要像珍爱早晨草叶上的露珠一样悉心呵护学生作文中迸发的创造性的火花。事实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必能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从而发挥其巨大的创造潜能。

当然,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写作一旦失去生活这一活水,创造力自然枯竭。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在平时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多看书,多观察,从而获得丰厚的创造源泉。否则,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上一篇:有效课堂提问在中学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 下一篇:四句口诀话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