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9 05:35:26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时表示中国600多所地方高校将实现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发展的迫切形势下,教学质量尤其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院校的生源、生机、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学生注意力提升的视角下,探讨民办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之道是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是地方民办院校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创新计划)的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鉴于此,笔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本文以高校最难实现学生注意力提升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及实施、教学考核、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X学院的思政课如何通过应用型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案例分析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毛,是高等院校四门政治公共必修课之一。我们通过大量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授课实践发现,X学院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极度排斥,对这门课程的价值认同感较低,认为这是一门无用的课程。教学内容空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考核方式为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论制,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学生迟到、缺课、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鉴于此,我们从课程定位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设计实施与考核评价。1.课程定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四门思政公共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通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现实,了解各自专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做好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步的准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国家和社会、增强对党大政方针的理解认同、关注行业的发展、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献言建策的教学目标。2.课程设计和实施。对于现当代大学生而言,在大学的学习中,绝大部分教学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就连课外实践也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因此,本文结合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聪明灵活、勇于表现、敢于创新、富有激情但同时基础较差、自私懒惰、学习动力不足,团队协作意识、集体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主性和沟通能力不强的现实,通过取长补短,项目任务式教学,充分发挥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将课程设计围绕课堂和课外具体设计为课前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三大部分。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线上预习(纪录片、专题授课内容及相关资料)课堂:新闻播报、专题授课、学生讲课、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辩论赛、深度研讨课后:特色作业、情景短剧、社会调研考察、专家报告、人物采访、正能量微电影、时政小报、家事国事天下事论坛社团、志愿者和公益等活动,实现课前导学、课堂steam项目任务促学、课后活动助学。3.课程考核。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课程考核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论制转变为过程性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的全方位开放式动态考核模式。其中,新闻播报10分、团队深度研讨20分,个人抢答10分,知识、演讲、辩论竞赛15分,社会调研及调研报告撰写20分,专家报告及心得体会10分、微电影PK15分、赛事奖励10分(置换分),总分100分。为了使我们的整个考核过程有论有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个人表现考核记录表、小组讨论考核记录表、过程性考核总表等三个记录表,整个考核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积极创新、小组协作才能较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过关。4.课程评价。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在课程评价方面,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学生评教、同行互评(主要包括同事、督导及本专业带头专家)、社会评价。调研显示,学生对于毛课程评价相当高,教学效果相当好。学生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主动性、参与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和提升。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全方位的应用型课程教改。在课程定位上尽量凸显出课程的应用型价值,突出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未来就业的帮助;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要结合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积极教改,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项目任务式教学,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查找资料、课堂展示、抢答提问等竞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整个协作、探究的过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及跨学科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整合课堂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个人、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效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互学,营造了和谐良好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主动性和参与能力大大提高,通过课堂各个环节的参与和展示,将学生的自我价值通过课堂活动一一实现。3.以生为本。毛课堂教学的成功得益于整个教学安排体现了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课前导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到课堂项目任务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再到课后各种活动的举办,较好地刺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角,提升了能力(即身心素质与健康、人文素养与品德、表达与沟通能力、知识获取与自学能力、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技术应用与创新、敬业乐群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与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4.加强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时,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从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课堂驾驭能力等多方面提升自我,才能有效控制课堂,优化教学。而一批专业高水平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无疑将成为整个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推手。5.构建全方位开放式过程性监督、管理、考核体系。教务、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教学监督、管理和考核,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共同参与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学风、教风建设。推进课程的应用化融合,推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简爱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20日.

[2]乐伶俐、吴希林,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策略,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四期.

上一篇: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下一篇: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