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有效的“导”

时间:2022-06-09 03:34:21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有效的“导”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我近年深入一线阅读教学课堂,发现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抛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当学生感悟不到位、不深刻时,教师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或索性将预设的答案和盘托出,继续走自己设计好的流程,甚至不敢引导,生怕被戴上牵得过紧的恶名。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进入新一轮的课改,我们更要明白要打造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必须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善于引导,巧于点拨,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让教师有效的“导”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一、阅读体验,在效“导”中升华

1. 搭建阶梯,导出层次感。教师在学生感受泛、空、浅时却不加引导,是导致课堂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让学生深入体会、领悟课文内涵,教师需要灵活点拨,顺势引领,在富有层次的引导中实现学生体验的升华,并习得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末段含义时让学生朗读并提出疑难,教师顺势而导:怎样解答疑难句子呢?还是走进作者的生活实际(出示杏林子生平与病魔抗争并取得辉煌成绩的文字材料),联系作者的生活实际,我们读通了杏林子的心声。如果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又是如何理解这段话呢?学生举例说明哪些人价值无限、光彩有力。教师有梯度的巧妙引导,为学生搭建了思维的阶梯,让学生在联系作者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在解疑中获得了理解句子深刻含义的方法。这种“导”指向性明确,富有层次感,学生的阅读体验由浅至深,达到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四者共融的效果。

2. 适时点拨,导价值取向。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但不能毫无准则地认同,应适时引导学生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学生在撷取文化精髓的同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如《落花生》对于有的学生要做一个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有的要做花生那样的人,教师不必二选一,可适时引导:作者的父亲为什么不希望孩子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而希望孩子做花生那样的人呢?可出示当时的国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况,再回过头来理解父亲的用意,这样做既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到讲体面也好,不讲体面也好,做一个有用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3. 创设情境,导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建立在对文字的深入理解上,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许多情感体验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体验活动引导者的作用,通过移情、换位、想象、拓展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进行语言训练,去感悟、体验,达到情智共生。

二、阅读能力,在效“导”中拔节

1. 以想象导说。一位老师教学《女娲补天》女娲找石部分,采取了如下步骤训练学生说话。(1)抓住“找啊找啊”一词引导学生品出女娲找石时间长、遇到很多困难。(2)抓句子“女娲可能来到……遇到……”引导学生想象。(3)让学生根据板书的词语提示,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女娲找石的过程,要求用上刚才想象的句子,用得越多,说明想象力越丰富。学生在老师的步步引领下,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故事,说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 以扶手导悟。吉老师在执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地方,学生汇报时只会读句子,不会谈自己的感受,她便调整了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如下的引导。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板书:找相关的句子)这些句子和“中华不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就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去细细的品味,把这些词读到心里去。比如说,我们从和伯父的对话中感受到“中华不振”――(出示:“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玩啊!”……没有再说下去。)师: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抓住关键词说一说中华怎么不振的?(学生抓住关键词谈感受很到位。)深奥之处,学生未能领悟时,教师就要适当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这个扶手自悟自得,使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浅悟到深悟,对文本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3. 以赏析导读。周老师引导学生品悟朗读《梅花魂》中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话时紧抓住四个“愈”字和四个“最”字进行赏析导读。

师:老师刚才听你们读这四个“愈”字,感觉差不多,其实这四个“愈”字可以分成两组,怎么分?为什么?

生:前两个是写环境恶劣的,后两个是写外祖父的赞美。

师:既然如此,朗读时,你怎么读出环境的恶劣?(学生读)

师:又怎么读出深情的赞美?(学生读)

师:请看后面的三个“最”字,也能像“愈”字那样分开吗?

生:不能,因为它们都是在赞美梅花。

师:都是赞美,那能用一样的感情读吗?(不行)

师:怎样读更能体现外祖父的赞美之情?

生:一个比一个强,一个比一个激动。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最”?(课件句子中的三个“最”字放大)

师:老师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请跟我读!(带读:从“旁的花”到“最有骨气的”。)

4. 以真情导写。吉老师执教《詹天佑》,当学生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干由衷敬佩之时,老师出示自己对詹天佑赞叹的排比句,然后引导:这是我的感情萌发,你又如何讴歌詹天佑呢?写的时候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一些词语(出示系列词语)。学生动笔练写,真情话语喷薄而出。

三、阅读方法,在效“导”中迁移

我们提倡用教材,是因为语文教材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种资源,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并能凭借例子,能够举一反三,习得学法,懂得运用和迁移,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会自主地汲取新的知识,丰富知识的积累。吉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首先“举一”,抓关键词,展开想象。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再由自己声情并茂地范读,赢得学生掌声后,告诉学生是因为老师读过《儒林外史》,知道每个人物的心思(板书:内心)。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严监生神情、动作的关键词揣摩、想象严监生的内心世界,然后“反三”――选择一处,想象写话。学生抓住关键词把亲人说话后严监生的不同心理活动写下来。教师的“举一”是方法的引领,学生掌握了抓住关键词句去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了迁移,即反三。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习得阅读方法,学有所得。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中的Daily Talk 下一篇:语文论文的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