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一曲难忘》谈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精神

时间:2022-06-09 11:03:52

从电影《一曲难忘》谈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精神

[摘要]肖邦的音乐中有对于波兰人民的心灵的各种各样的表现,他的音乐中有宏伟的史诗,有英雄气概的篇章。在肖邦的音乐的悲痛性的段落中,我们听到一颗丹心在呼唤,这种哀痛不使人气馁,而是使人坚强地走向生活。肖邦的音乐是爱国的音乐,具有深刻的人民性,也是人道主义的音乐,是肖邦受生活和时代的先进理想影响而创作出来的。

[关键词]肖邦;民族性;人道主义

1945年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了关于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难忘》。影片当年即在中国公映,拨动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心弦。肖邦的钢琴音乐技巧高超、风格复杂,肖邦的人生跌宕起伏,我们仿佛回到那个时代注视这位受屈辱的爱国者的英勇慷慨之气。

在肖邦的音乐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他的音乐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19世纪上半叶是波兰历史上最屈辱的年代之一,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波兰被重新瓜分。9/10的波兰领土包括首都华沙在内都被俄国吞并,波兰人民陷于沙俄专制统治之下,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生活都受到沙俄政府严密控制。而t825年俄国12月起义和1830年法国7月革命都对1830年11月波兰的小贵族、资产阶级的华沙武装起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起义虽然遭到沙俄军队的镇压,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宣泄了对沙俄的不满。在肖邦的音乐里也得到鲜明的体现,1831年9月肖邦在德国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之后,把一种愤怒以至反抗的激情全都倾泻在钢琴曲里。别林斯基说过:“一个诗人不可能靠表现自己而伟大起来,他的伟大既不是由于表现了自己的苦难。也不是表现了自己的幸福。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所以伟大,是由于他的苦难和幸福都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深深扎下根的。”这正是肖邦一生的写照,他在祖国的历史和土壤里深深扎下了根。

电影情节:步人青年时代的肖邦英俊潇洒。他的钢琴技艺和作曲水平也在飞速地提高。这个时期的肖邦已经出版了好几部音乐作品,在波兰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青年钢琴家了。在电影中他所弹奏的《降B大调马祖卡》,后来成为他音乐会钢琴曲的代表作品之一。肖邦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青年人一样,血气方刚,充满了对祖国波兰的无限热爱.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救饱受沙俄蹂躏的祖国,埃尔斯纳教授帮助他和一些爱国人士取得了联系。然而焦急的家人正在等待肖邦的到来,这是他们为肖邦辛苦争取来的机会,在当时波兰贵族家里演奏也许是肖邦的音乐才能得到公众认可的惟一途径.而不少音乐家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财富和荣誉的。然而对于肖邦来说。这些名利之事都很缥缈,难以实现。因此,对于家人的安排,他显得既无助又无奈。在肖邦之前演奏的是大名鼎鼎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肖邦的琴艺让帕格尼尼也不禁驻足观看。

影片中这段表演强烈地突出了肖邦的爱国之情,我们也从肖邦的作品中得到深刻的体会。然而这个故事在肖邦的传记中并未有所记载,它的出现应该是影片为肖邦走出波兰而设计的导火索。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反映了肖邦所处时代真实的一面,时局的动荡不安,沙俄的暴虐压迫,肖邦的才华在波兰难以得到施展。这个时期的肖邦正面临着从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前途的抉择问题,当时他的父亲给波兰政府的相关部门写了一封为他的儿子求得官方奖学金的信,然而石沉大海,对此肖邦并没有感到怎样的打击,相反.他从容地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了一次维也纳之行。

影片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祖国的泥土片断,其实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中完成的,肖邦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到自己.鲁宾斯坦说过:“他是波兰人,并且是主观地写作乐曲.但他的主观是代表整个人民,他的音乐所歌唱的也是人民。”对祖国的思念和波兰人民的生活场景,是肖邦灵感的源泉,使他的钢琴作品具有民族性的意义。

电影片断:在秘密组织的帮助下,肖邦和埃尔斯纳教授将乘坐一艘小船离开波兰,载着肖邦小船渐渐消失在浓雾之中,他的未来似乎也是这样模糊不清。肖邦告别了他的祖国、亲人、朋友。也告别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只带着琴键和充满了美妙音乐的头脑。

刚刚在巴黎立足的肖邦,情绪波动很大,他十分怀念家乡、怀念祖国,更眷念那温存的母爱。他曾这样说过:“要是有人愿意管束我的话,我会感到很高兴。”这时,乔治・桑在肖邦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激情,使肖邦完全地屈服了.1831年的法国在政治上是持反对俄国和奥地利立场的。因此大批的波兰难民涌进巴黎。肖邦也于1831年年末抵达这个一心向往的国度。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他的父亲也是法国人.因此法国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甚至是个可以落叶归根的地方。

电影片断:(肖邦的第一次演出,以失败告终)。当得到李斯特的赞许以及出版商的首肯后,踌躇满志的肖邦为当晚即将开始的首演做最后的准备。不料,这一切都被一封来信完全破坏了。从这封来自波兰华沙的信中肖邦得知当初掩护他出境的战友被捕牺牲了。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肖邦的情绪发生巨大变化,他悲痛到了极点。

肖邦带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演奏着,情绪上的巨大波动让他感到心力憔悴。在贵宾包厢里,李斯特和乔治・桑等人也在关注着肖邦的演出,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他情绪上的变化。肖邦再也无法演奏这些优雅的乐曲了,他的手指停在了琴键上。突然一首激昂的《波兰舞曲》从他的手指间冲出.他用琴声宣泄着他的悲愤。

电影的魔力就是可以将时空任意延伸,让事件在时空的隧道中穿梭。影片虽然将时间和其他内容淡化,但却突出了这个十分重要的主题.肖邦的爱国之情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影片中将华沙沦陷事件浓缩转化成为肖邦的战友牺牲,在时间和事件性质方面进行了艺术加工,虽然有失实之处,但令肖邦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明起来。而现实中这个时期的肖邦在巴黎遇到了很多祖国的同胞,由于法国在政治上对波兰的同情,连带着对波兰的艺术也产生了好感,波兰的作家开始把本国的诗歌翻译成了法文,而肖邦在流亡贵族的介绍下.很快踏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使肖邦重新得到认可的任务被交给了李斯特和乔治・桑,他们成为这一事件的策划者,设计了一幕极具传奇色彩的情节,就是李斯特与肖邦在黑暗中交换角色的一幕,表现得非常巧妙,好莱坞式的美妙结局让我们对肖邦以后在巴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1831年9月8日,在斯图加特的肖邦得知华沙沦陷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我爱你们胜于自己……你参军了吗,你们修筑碉堡了吗?挖战壕了吗?我们可怜的父母怎么样了?朋友们在做些什么?假若我们在一起,我愿意为你们而死,但为何我就这样被抛弃了呢?”在信的最后一句,他说到为什么他不能起到战鼓般的作用呢,那么为什么肖邦不能起到战鼓的作用呢。因为他的家人不要他回国,而且在他的一些信件中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他潜意识里是抗拒回国的,但他从不承认,因而也变得有些偏执、怨天尤人、顾影自怜.甚至有一些歇斯底里 式的痛苦。他将这些焦虑的情绪转化为音乐,以“革命”为名《c小调练习曲》,就是他怀着亡国的哀思写成的。这首曲子表现了波兰军队英勇抵抗侵略、愤慨激昂的怒吼声和横刀跃马、感慨万千的情怀。

作为一位波兰的伟大爱国音乐家,贯穿他一生的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祖国”,这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也都没有忘记。他始终以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来鼓舞波兰人民争取祖国的解放。在电影中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曲子,那就是肖邦刚到巴黎时,与李斯特合奏过的《波兰舞曲》,在听到波兰的战友牺牲时他又悲愤地演奏了这支曲子。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之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人了欧洲音乐的主流血液,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旋律矫健勇猛,马祖卡舞曲火热而辉煌,圆舞曲充满甜蜜的柔情和风趣。他抒发感情有时如魔鬼般神秘莫测,有时像水妖般销魂,但永远是温暖而慈祥。他的练习曲光辉灿烂。夜曲是孤独中的梦幻。肖邦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实际上却和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是饱经生活苦难的人。

肖邦在掌声、欢呼声中,到罗马、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一个又一个城市去巡回演出。他的脸上渗出汗珠,神情疲乏,体力衰弱,终于在巴黎的一次演出中摔倒了,倒在埃尔斯纳的怀抱中。在病床上,肖邦向老师提出,想见见乔治・桑,想听李斯特的弹奏。埃尔斯纳赶到乔治・桑的住处,她拒绝了。她抑制住内心的不平静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弥补他的伟大的生命吗?”教授回答说:“有,他在千百万人心中所留下的精神!”康丝坦蒂、费耶尔站在肖邦的床边。李斯特用缓慢的旋律在弹奏着,埃尔斯纳告诉肖邦:“她身体不好,来不了。”肖邦说:“我懂了,过去你是对的……现在,就像回家一样……”埃尔斯纳回答:“对的,弗雷德里克,我们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李斯特的琴音忧伤而又缓慢……好莱坞惯用的编剧方式成就了这哀伤而完满的结局,它浓缩升华了肖邦短暂却丰富的一生。1849年lO月17日,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埋葬在了巴黎拉雪兹墓地.紧挨在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盛满的祖国的泥土,撒在了肖邦的棺木上,而他的心脏则被带回到他思念了19年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这个举动非常符合这位钢琴诗人的愿望.因为19年如一日,他的心一直都在祖国。

肖邦的音乐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是个性独特的.无人相比的是他的诗性,这是肖邦音乐的独特性所在。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并不表现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而不是典型的波兰民族音乐,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欧洲当时的整体特征。我们认为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还是他的独特个性――诗性。肖邦是民族作曲家.是民族艺术家,他的创作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连,崇高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思维是他整个音乐的特点,肖邦的任何一部作品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真实性都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弦。影片与音乐完美的结合使这部作品如肖邦本人熠熠生辉,震撼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匈]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

[2][前苏联]A.索洛普搓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上一篇:论台湾新电影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 下一篇:影视声乐表演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