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09 08:26:33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的夏港街社区3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182例),仅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和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的次数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较比(P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中国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16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Methods 360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collected in Xiagang Street community during March 2007 to March 2009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78 cases) received the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182 cases) received no nursing. Antihypertensive drug dependence, the time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needed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 the times of hospitalization due to hypertension and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of antihypertension were compar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dependence, the time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needed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oth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of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in nursing patients was 93.26%, which was higher than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75.83%.Conclu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can reduce dependence 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

【Keywords】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s, Effect analysis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是我国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其社区门诊量大,一般门诊治疗可以控制,重者常需住院治疗,该病血压易波动,心理因素、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均可成为高血压病的成因和复发的诱因。夏港街社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吸烟、酬酒、不良饮食习惯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3月―2009年3月将已明确诊断,血压已控制至正常,回到社区门诊随访的360例高血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78例,男102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60岁,女7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180例,男10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9岁,女80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岁,2组在年龄、性别的构成上无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患者经在上级医院诊断治疗回到夏港街社区后,由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部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患者每周到门诊随访1次,上门随访1次,观察组实施以下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实施。每位护士负责20位患者的随访。每位患者由同一护理人员负责干预。

1.2.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心理护理:高血压病病程长,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担心病情加重,对疾病的发展趋势感到茫然,药物依赖性强。社区护士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心理,保持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理状态[2]。2吸烟的干预,吸烟可促进动脉硬化及血压增高[3],故帮助患者逐渐减少吸烟或戒烟。3酬酒的干预,有饮酒习惯者,限量饮酒,每天饮用白酒不宜超过50g,节假日或会友时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对于中高危高血压病者劝其戒酒[4]。4不良饮食习惯的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帮助超重患者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及主副食搭配,三餐比例适宜,饮食种类多样。鼓励患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应低于6g,少量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5运动干预:运动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持续运动时间。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min,也可根据身体状况、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5]。

1.2.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患者对降压药物有依赖性者、血压波动(不稳定)出现次数,发病时需住院治疗的次数。

2 结果

2组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见表一、表二)

3 讨论

3.1 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约400万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我国高血压有约2亿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庞大后备军。如何通过对高血压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3.2 高血压病的血压控制与合理饮食、肥胖、食盐摄入量、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相关[6]。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从而有利于保护良好心理状态;吸烟可促进动脉硬化及血压增高,饮酒量与血压高低呈正相关,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戒烟、戒酒,减少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降低了高血压病的波动;不良饮食习惯的干预,降低了血脂及水钠潴留,有利于血管弹性的恢复和血容量的降低;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使胆固醇不易沉积于血管壁,可使血管弹性增加,而且运动有利于心肌纤维的增厚,心脏收缩能力增强,并使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器官的调节机能改善,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

3.3 本组的护理干预从不同方面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少了高血压病血压不稳定的诱因,达到降低患者对降压药的依赖性、减少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升高目的。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为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非常必要[7]。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患者高血压病的发作,进而降低其对降压的依赖性。降压药物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从而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药引起的不舒适,主要与药物造成的精神依赖性有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第一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2]杨春霞.Orem理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6(8):4087-4088.

[3]冯乙鸣.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4(8):2612.

[4]李丽娟.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J].吉林中药,2008,8(28):995.

[5]徐美林,陈崇宏,药物依赖性的神经递质-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4.(163)3:1-5.

[6]刘占凤,毕慧英: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9):1032-1033.

[7]周真珍,彭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1(7):6246-6247.

上一篇:外科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正压接头在儿童静脉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