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老年腹股沟疝4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11 01:18:27

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老年腹股沟疝4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特点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 总结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42例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2例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例。观察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该术式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弊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术方法,尤其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同时重视老年患者并存症的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 疝修补术

中国分类号:R619.9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155-02

现代的疝修补术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该术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老年疝修补术术后组织有牵涉感,术后疼痛剧烈。直至80年代末美国RutRow首创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好地解决了老年疝术后的弊病。随即国内一些大中医院也陆续开展此项技术。我院虽属于一级医院,但自2002年1月起,也采用美国Bard公司、国产华利普公司的补片产品,对腹股沟疝患者尤其是老年病例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至2008年10月已进行4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全部为男性,年龄50~79岁,平均59.岁,>60岁者26例(61.9%)。斜疝30例,直疝7例,其中双侧疝4例,复发性疝1例。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过度肥胖及不同程度便秘者14例。

1.2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mesh-plug定型产品和北京、深圳华利普公司的合格产品。(根据病人的需求)

1.3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有7例采用局部麻醉,按传统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上下无须广泛分离,钝性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游离精索,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小疝囊不作切开,直接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疝囊较大时则行疝囊横断,远端不做处理,近端分离后结扎,但不要高位结扎,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然后再将“小疝囊”推入内环口送入腹腔,将锥形充填物充填入疝环内,充填物外瓣边缘与腹横筋膜平行,周边缝合固定。提起精索,于精索后平铺网状补片,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四周固定,其外方确保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下方与耻骨区腱膜组织缝合。最后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1.4术后处理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4~6h后可下床活动,常规应用抗生素4~5天。

2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最短40min,最长55min。所有病人术后6~8h均能起床活动。切口疼痛时间2~3天,切口疼痛明显轻于张力性修补术,少数耐受差者肌注镇痛剂或口服止痛片即可,2例出现术后伤口持续疼痛。术后7例体温37.4℃~38℃,第2天或第3天体温均恢复正常。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病人,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予留置导尿管2天后自行排尿。全部病例7~9天伤口愈合后出院,无一例伤口感染。本组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心肺脑并发症。随访2~36个月,无一例复发。

3讨论

医学上传统的老年疝修补术基本原则是关闭疝门即内环口,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治疗也较为彻底。修补后的管壁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复发率(1)。且老年疝传统术式的适应征较为严格,许多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保守治疗中疝带的使用增加了老年疝顿的发病率。传统术式是将有距离的、来源不同的坚韧组织强行缝合在一起,存在缝合张力大、组织愈后差,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涉感、疼痛等缺点。且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术后疗效的满意度。而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具有无张力的特性,不再人为地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避免了术中损伤大血管的可能。拓展了老年疝的手术指证,获得了术后患者的一致好评。随着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作用持久、强度高、更符合生理的新材料的问世,更加推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范围。对于临床中体型较瘦弱的老年性病例,由于其腹股沟脂肪较少,容易出现腹股沟局部硬块异物感。常见原因有修补网片过大、术中固定不良。多数病例不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缓解。本组老年性病例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内下方三角区疼痛,予以对症处理,一个月以后患者疼痛缓解。常见原因有将网片误缝与神经丰富的耻骨结节或耻骨骨膜上。

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不可以吸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术中用锥形充填物填塞疝环的形式修补缺损,其突入腹腔内的部分在物理学上有一定的对抗腹压、降低腹压在内环口局部产生压力的作用,再用人工网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通过组织的黏合作用及人工合成网片内增生的纤维组织,形成较为坚实的组织结构,达到有效修复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尤其是充填较大缺损,还起到了预防复发的作用,使复发率显著降低。Rutkow (2)报道300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随访6.5年,复发率

力疝修补术没有缝合张力,不再破坏正常的解剖结构,加之组织分离少,无需打开疝囊,减少了误伤神经和内脏的风险,特别是不需在深部缝合,避免了误伤大血管的可能,并发症明显降低。本组仅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及2例术后伤口持续疼痛。

此手术是人工材料植入,主要是合成纤维网片,如聚四氟乙烯、Prolen、Mersilene和Marlex网片及填充式材料等,仍有潜在的排异和感染的危险。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在合并糖尿病以及局部条件差的老年患者,如顿性疝、绞窄性疝有感染可能者,应慎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设计更加科学,符合人体正常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结构,该术式不但拓宽了老年疝患者手术适应证的范围,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尤其对于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更加适应。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较,该术式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进行,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弊病。

从本组治疗结果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应用于腹股沟疝取得良好的效果,腹股沟疝勿需广泛解剖,不行疝囊高位结扎和不重建腹股沟管(6)。且补片孔隙大于10μm多形核粒细胞能够自由进出,不适用于细菌的隐藏,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7)。因此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尤其适用于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6-395.

[2] Rutkow IM,Robbins AM.Mesh-plug hernia repair,a follow-up report.Surgery,1995,117(5):597.

[3]唐健雄,陈革,黄磊,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6例临床经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78-79.

[4] 肖晖,关山,崔志刚.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82-83.

[5]华蕾,韩峰.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84-85.[来

[6]时德,蒲庆华。腹股沟疝手术的革命里程碑(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0,16(5):387

[7]赵峰,张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4,20(19:1985)

上一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下一篇:腰大池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8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