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舞蹈创作浅识

时间:2022-06-09 07:13:50

中小学舞蹈创作浅识

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艺术实践活动进入了“深水区”。舞蹈教学逐步从单一练习走向舞台展示,各地的艺术节更是促进了舞蹈教育的发展。从舞蹈作品的选择、舞蹈的编排再到学生的表演,都充分显示出了大家对舞蹈教育的重视。舞蹈作品除了展示学生舞蹈表演外,同时也隐性地考验着舞蹈教师编排舞蹈的能力,以下是我对中小学舞蹈作品编排的看法。

一、舞蹈创作的前提——选择合适的舞蹈作品

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是关键,所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网络上的很多优秀舞蹈作品值得学习和借鉴,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学习。但是网络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信息量很大,需要老师花上几天时间不停地在网上搜索作品,这样要找到适合学生的作品无疑是大海捞针,那么面对众多舞蹈应该怎样取舍呢?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舞蹈作品,毕竟舞蹈是需要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作示范的,所以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比较擅长的舞蹈作品,把它们分类收藏,以便以后需要时可以快速地找到。

2.对舞蹈队的学生做一个了解,根据学生的舞蹈特长和基础选择作品,学生不是专业舞蹈演员,无法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选择作品还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选择动作简单、情绪欢快或情节流畅、有一定主题思想的能展现学生特点让人印象深刻的舞蹈作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舞蹈作品。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舞蹈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如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爱蹦爱跳的特点,所以他们的舞蹈可选择情绪欢快、幅度大的舞蹈作品。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业,排练时间相对会减少,所以选择动作舒缓、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同时选择两三个舞蹈表现力强的学生为主跳演员,用舞肢或情绪准确地表达故事。

4.舞蹈作品并不是完全照搬就是最好最适合学生的,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对作品的认识进行改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舞蹈情绪编排动作,这样再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二、舞蹈创作的关键——把握准确的舞蹈风格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把握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进行民族舞蹈编排时,首先应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与地理文化,舞蹈是在历史、地理大环境中产生的,所以舞蹈的风格性和这些不能区分开来。如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地区,长期从事繁重的劳动生活,所以在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再有,由于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等,所以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作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如不了解这些,我们就只能依样画符,跳不出藏族舞蹈的风格,更不能融入到藏族舞蹈的精髓中。

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在体态、韵律、身体走向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如蒙古族舞蹈中的抖肩与傣族舞蹈中的抖碎肩虽然都以肩为展现,可他们的体态风格则各不相同。蒙古族舞蹈以肩胛骨为发力点,强拍向前慢慢地抖动,身体的基本走向是向上的。内容多是模仿马在奔跑中的飒爽英姿,表现出宽广、豪迈之情。傣族舞蹈中的抖碎肩多是模仿孔雀开屏而来。抖肩时前后无明显的重拍,动作频率较快,内容多是模仿孔雀开屏,表现其高傲身姿。傣族舞蹈风格主要是体态风韵、平稳和三道弯,与蒙古族舞蹈的宽广、豪迈风格不同。所以同样是以肩为展现的舞蹈动作,如不抓住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就不能准确表达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我们在编排舞蹈时一定要把握好舞蹈的风格性,要能表现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舞蹈风格才能让人对作品印象深刻,成为深受喜爱的舞蹈作品。

准确把握舞蹈风格,它是区分不同地区、民族特点的一把尺子,是经过舞者前辈们的采集、积累、加工、提炼而来的,是每支舞蹈的精髓,更代表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舞蹈灵魂。在上届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舞蹈《斗牛士之火》中的小演员们在台上帅气的甩动、大大的群摆、灵巧的步伐、火热的场景深深感染着我。小演员们准确把握了斗牛舞的风格,表现出斗牛舞风格中热情、帅气的艺术形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三、舞蹈创作的根本——做好舞台调度与队形变化

舞蹈看的不只是单一动作,还着重看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的衔接,一个队形到另一个队形的变化过渡。舞蹈是流动和造型的艺术,舞台调度、队形变化就是舞蹈的牵引者。

1.每个舞蹈作品都离不开舞蹈演员在台上来回穿梭,这叫舞台调度。舞台调度所产生的效果与心理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如走直线显得距离近、路途短;走曲线显得距离较远、路途长;走“8”字距离无限,可以从早走到晚;左右横过,表示眼前发生的事物;自后向前,可造成由远而近的感觉。如古典舞蹈《六月清荷》就采用了“龙摆尾”的队形,显示人群由远而近、由少聚多的情景,最后一支荷花矗立与荷海之中,美不胜收。

2.不同的队形变化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直感:如圆形使人感觉丰满;方形显得严肃、整齐等。当代舞蹈《穿越》中用方型表现出军人独有的气质,用“V”字队形向前,带有冲击、压力感,增加和渲染了紧张、火热、战斗式的气氛;《穿越》舞蹈中还用到密集到扩散的队形,造成一种占领空间的势头,这类大收大放统一的动作速度快,造成气势不可挡的强烈气氛。队形变化还有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连续调度,给人以动荡不安、瞬息万变之感等。

因此,在舞蹈编排时只要合理利用舞台调度和队形变化,就能对观众产生心理意识作用,如利用距离的远近,情绪的欢快与紧张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舞台调度和队形变化除了能增加和渲染舞蹈的情绪外,还能为我们有限的舞台带来无限的想象。

四、舞蹈创作的灵魂——体现舞蹈作品蕴涵的“意境”

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要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得要有意境。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独到,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深化作用,而且还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上届市中小学艺术节参赛舞蹈作品《吉祥孔雀》中,一群绿孔雀们热情奔放,在凤尾竹下的绿雾中,美丽的孔雀们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倾诉着对月光的爱恋……舞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孔雀舞片断,如孔雀剪影、孔雀灵动和孔雀开屏之外,孔雀公主们还用极富想象力的舞蹈动作和她们魅力无穷的彩裙,不时地变幻出人间仙境般的光影和令人目不暇接的孔雀世界。这支舞蹈动作不难,特别在别出新意地利用魅力无穷的舞裙展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身临情景如置身孔雀世界,极强地渲染了艺术感染力。

“意境”是大局,编舞要从大局着眼,小处(动作)着手,围绕着意境考虑动作。“意境”可由外界的灯光、音乐配合人的肢体语言表情等获得。如果一个舞蹈作品没有“意境”,那么它是缺乏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意境”是舞蹈对观众的情感呼唤,舞蹈通过“意境”把我们引领入高于舞蹈本身的精神世界中。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说,当我们无法使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唱歌;假使唱歌都不能表达的话,我们就扭动起来尽情舞蹈。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具有天真活泼、爱蹦爱跳的天性,他们与舞蹈有着天然的缘分,所以我们应该多利用孩子具有天性的阶段,用舞蹈作品让他们尽情地展示和发挥自己的天性。

上一篇:班主任必须用“心”教会学生创新 下一篇:运用生活教育理论,优化幼儿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