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情感的思考和探索

时间:2022-06-09 03:38:39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情感的思考和探索

摘要: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消极是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意义,并提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习情感;提高;激励;探索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活生生的个体成了机械的解题机器,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消极是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学习情感的培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意义

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在学习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影响人们的行为抉择,学生在上课时对某些公式、概念、定理掌握不好,那么后继学习就会产生障碍,并滋生焦虑情绪,教学过程中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焦虑,则这种不利情绪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迅速蔓延,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放弃学习,相反,若学习的焦虑情绪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焦虑被化解,则学生的学习情感在调整后仍会继续指向学习目标,保证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可见,数学学习过程中,若学生持有消极情感,则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正确面对挫折,不能度过学习危机;若学生持有积极的情感,则有利于巩固求知动机,在随后的学习中会期望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追求进一步的成功,并把成功归于努力而非运气.因此,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内隐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这对实施数学教育有深远的影响.

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十分复杂,但情感可以后天习得,要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外,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下工夫.

1.合理评价,在激励中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教学中,要及时评价一个好的解题方法.一个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即使是一个错误,也可能隐含着某种启示,因此,既要评价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习水平,又要评价情感态度.教师给学生的适时评价、激励,哪怕是只言片语,学生也会为之一振,并在激励中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更有兴趣投入到学习当中,在维持原动力的同时,也有可能促进创造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捕捉学习环节中的各种信息,充分发现可激励点,利用作业评语传递教师的情感,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如用“好!”“你能行!”“别泄气!”等去鼓励他们.

2.分层次教学,在发展中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分层施教,并辅之以分层作业、分层指导.根据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在教学目标分层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要做到有分有合,按B层授课,兼顾A,C两层.例题分层设计,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一些带有梯度的习题,不搞“一刀切”,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例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一节时,我补充了一道例题:

已知直线y=kx+b过点(9,10)和点(24,20),求k和b.

我作了如下分层设计:

(1)已知直线y=kx+4过点(9,10),求k的值.

(2)已知直线y=kx+b过点(9,10)和(24,20),求k与b的值.

(3)已知直线y=kx+b过点(9,10)和(24,20),求3k+b的值.

这样的设计,既能使A层学生“吃得饱”,B层学生“吃得相当”,又能使C层学生“吃得好”,各有所获.练习和作业要进行分层,并且要适量,鼓励低层学生攀做高层题;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及时给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让每层学生都感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使各层学生都得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3.积极探索,在探索中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实践证明,若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方式合理,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又有益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知识的模拟发现,有益于建立和丰富数学学习情感.例如,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D,CE平分∠ACB交AB于E,连结DE,问: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4.贴近生活,在应用中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数学学习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也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淡化形式,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市场营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方面,内容涉及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例如,大到水电费、通讯费等的函数问题;交通路径、彩票抽奖、风险决策等的概率统计问题;贷款、细胞分裂、人口增长、退耕还林、浓度配比等的数列问题;以及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小到在教室里看黑板最佳位置,糖水变甜,水管截面为圆形,买瓜子时先品尝等日常琐事,鼓励学生注意数学应用的实例,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以加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

5.沐浴真美,在感染中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数学的美随处可见,有外在的形式美、内在的结构美,美不胜收.如圆、正方形、椭圆等的对称美,某些方程的形式美,某些数字公式的奇妙组合美.例如,11=121,111=12321.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音乐、书法、美术中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在讲“黄金分割”时,在常规例子中可加以拓展:在“柳体”书法中,对于“梵、皆、骨”等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分界线很接近黄金分割,这样写成的字极富美感;二胡在琴杆与琴弦间滑动的“千斤”调至黄金分割点时音色最纯;生理学家认为,23℃时人感觉最舒服(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23÷37≈0.618.通过上述例子,同学们会认识到数学与文娱活动、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能提高数学学习情感.

三、利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形成课前预习、独立思考的习惯;(2)形成及时复习、科学记忆的习惯;(3)逐步养成科学严密的态度;(4)鼓励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直观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意,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品格;通过兴趣、动机的激发,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通过意志培养,使学生具备正视困难、不畏挫折、主动进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质.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情性修养,同时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陕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1-2.

[2]尹松青,陈为民.《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安徽:《中学数学教学》1995.5.

上一篇:如何搞好初升高化学衔接工作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