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08 08:46:43

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最早来源于美国。其实,“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是我国的专有名词,是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编,但是原理不变。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授受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不仅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与探究。美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本文拟对其历史沿革进行简单的梳理,探究现代美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一、 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沿革

美国的研究性学习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世纪,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扫清了障碍,19世纪末完成了近代工业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针对社会问题和教育现状,美国兴起了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即生长、生活、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概括出了科学探究的5个步骤,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1]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也是在杜威“问题教学法”基础上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希望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先进的理论与实践为美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二战之后,美国与苏联处于冷战阶段,各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得到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课人造卫星,这一科学领域的壮举使得美国举国震惊,纷纷开始对美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倡导用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即我们所知的“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掌握学习课题、制订设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和总结,从儿童的好奇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注重学生的内在动机,独立思考、自行发现,这与现代的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过程都十分相像。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使得国际形势又一次发生巨变。同时,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求。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于1998年制定了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和应用学习四个领域在4年级、8年级、12年级三个层次的国家标准,除规定了所有中小学生在四个领域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结果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2]目前,美国的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以学生在头脑中勾画的一幅“作品”开始,可能会出现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者则以一个需要学生解决或了解的问题开始。这两种方式与我国的研究性学习概念十分相近,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创造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趋势

随着美国教育的不断改革,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国的研究性学习也不断改进,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性学习领域不断扩展

研究性学习发源于20世纪初,最初应用于医学领域。1969年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的美国神经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引用,现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教学法。50年的医学教育中有超过60所医学院推广使用,现今更多领域包括教育学、经济学、工程学等以及许多高中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改革。[3]1983年4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规定美国高中毕业生在四年内必修四年英语、三年数学、三年科学、三年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以及一年半的计算机科学。[4]其中社会研究实际上就渗透研究性课程的性质。美国的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主要运用于中学社会研究、职业教育以及历史、科学、写作等科目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0年秋季,美国德克萨斯州霍兰德学区创建了一所新的运用研究性学习的高中霍兰德新科技高中(Holland New Tech High School),五年的研究发现,参与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学生团体动力更大、社会技能更强、学习主动性更高,教师则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来平衡合作学习环境。因此他们得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因为学生成熟的生理条件,而是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5]

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为杜威所创立,因此其研究性学习历史深远,直到今天也依然将研究性学习视为基本的、核心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一至四年级)积极倡导“合作性设计和活动”,每一年级都设有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研究、图书馆课程、科学、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研究性课程。在初中(五至八年级)阶段,课程都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进行重建,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整合起来,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更加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批判性思维、探究学习以及课程的社会意义。在高中(九至十二年级)阶段,作为大学的预备学校,为使研究性学习有效渗透于学科课程和学校生活中,高中推行“独立研究”和“五月设计”两项政策。前者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出发,选取超出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范围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后者是高中四年级学生在每年毕业前夕的五月份都有机会在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独立研究、设计活动。[6]

(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和教师参与

美国的主流公立学校陷入一个严峻的困境,进入高中的学生中大约30%辍学,这些学生中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有那些成绩好但对学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调查显示,有88%的辍学生考试都及格,大约50%的辍学生是由于学业枯燥而离开学校。[7]因此在美国,研究性学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研究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学校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并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此外假如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在课堂中实施这种学习方式就没有保障。与美国的主流公立学校相比较来说,特许学校由于政府出资、私人管理,除了必须达到双方预定的教育成效之外,不受一般教育行政法规的限制,因此能够自主设置本校课程,更倾向于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美国明尼苏达州(Minnesota)曼卡多市(Mankato)的达科塔梅多斯中学(Dakota Meadows Middle School,DMMS)就将研究性学习整合至课程中。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从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经过制订计划、测试证明、反思阶段,通过设计他们的项目来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做得比别人多,但是整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进来,分工完成讨论、制订计划、实践项目以及将成果呈现给课堂这一整个项目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自由设计他们的项目,这使得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对完成并展示他们的成果负责,也为学生们解决问题、思考探究过程的步骤创设情境,因为教师要求学生们的项目设计是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并且,达科塔梅多斯中学的教师从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之后的7个月都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在观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会使用诸如“刺激”“挑战”“团体”“高水平思维”“理解”等词语。大多数教师也都非常乐意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意识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并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由此可见,教师们都欣然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积极参与。

(三)研究性学习手段注重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人们通过电脑便可轻松掌握全球资源。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了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Web”是“网络”,“Quest”是“调查”,因此它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学生使用搜集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WebQuest也是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的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WebQuest包括导入、任务、信息资源、陈述过程、评估指导和结论这六个部分,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注重学习者的知识获得与整合,一般一至三课时即可完成。长周期的WebQuest则强调学习者拓展与提炼知识的能力,学会迁移,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8]

密歇根州普利茅斯州立学校的一次自然课上,教师就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密歇根州的蝴蝶花园这个主题和学生进行探究。教师首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带他们置身于有许多忙着采集花粉的蝴蝶的植物园,引出问题;然后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蝴蝶园,作为一个证明生命周期的校园基地;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来完成任务;之后提供一些网络参考资源,如蝴蝶网站、校园栖息地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蝴蝶的信息、创建校园基地的基本知识等;每个小组向其他同学展示陈述他们各自的方案,以决定哪一个小组的方案才是最好的。小组分工如下:第一个成员画出一幅蝴蝶园的平面图,第二个成员列出一个植物的清单,用这些植物的花蜜可以喂养那些园子的“小主人”,第三个成员详细列出全部的费用,第四个成员列出一个在蝴蝶园里挖掘、种植以及维护的时间表;[9]最后分别对学生的陈述以及蝴蝶园方案进行评价,评价人员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得出结论。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方式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美国研究性学习实施不再只局限于当前的惯用方式,而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某学区的一所中学,将计算机辅助的研究性教学应用于19世纪美国历史的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分组讨论之外,还选用mPower software图片浏览工具软件,这不仅能够更好地呈现多媒体,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非线性连接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六周的调查研究发现,相对于那些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的学校来说,经过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多媒体项目中的学习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社会研究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向上。[10]因此,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更可以提升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

此外,美国的教学方式还加入了实验游戏。当前据报道,玩视频游戏已成为孩子们在空闲时间比较流行的活动,而且玩得最频繁的还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尽管学生尤其是小升初阶段的学习动机在下降,视频游戏在所有年龄阶段的使用率却在持续增长。[11]这些游戏可以提供一个引起学生“挑战、幻想和好奇”的故事背景,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挑战以及交互选择等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并且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将这些项目正确地融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斯密斯等研究人员发现,将一款基于研究性学习工具的软件游戏“拯救外星人”引入课程中,能够有助于学生协作问题解决并使他们不断进行智力挑战。[12]在高等教育中有一项大型运动“严肃游戏”(Serious Games,SGs)就是将本属于纯娱乐的电视节目或电子游戏应用于教育和各种模拟训练中,致力于创建一种在教育中使用游戏规则的学习环境,来改善各级公共教育。

三、启示

研究性学习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来说已不再陌生。1999年,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规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并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便在全国正式推广开来。由此可见,我国对研究性学习一直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完善,然而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比如教师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研究课题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等。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良好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更好地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更加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与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增强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升研究的效率。虽然当前我国有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一些研究性活动,但大都是浅层次、随意性的,学生的参与活动很多都是教师“包办”、被动的,这样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研究性学习始终应该贯彻一个宗旨,那就是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方式,重在学习的方法与效果和学生的收获,而不是看过程、环节、资料是否齐全,更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当成一种给别人看或可以展示的表演。[13]因此,教师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还给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的权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过程,增强学习兴趣。

(二)拓展教师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提升技能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一位指导者的角色,无论是对学生项目的选题、资料的搜集还是活动的开展、结论的归纳等,对教师的实践和研究要求都比较高。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目前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只有实施指南,并且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知识是综合全面的,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教师大多接受的是分科教育,缺乏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学习,并且大多数都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及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所进行的大都只是浅层次的探究,不能胜任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化的培训,增加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理解,提升具体实践能力。此外,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共同帮助学生解决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

研究性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而且是以几何级数的比例快速增长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课程文化”的革命。[14]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造就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5]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网络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平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在现实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难以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要求太高、学校软件硬件技术不全、教学结果难以评价等,但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仍然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杨光富,埃明达.美法韩日是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的?[J].中小学管理,2003(11):32-35.

[2] 霍益萍.国外及港台地区研究性学习资料选编[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64.

[3] Ya Nan Li, Hao Zhang, and Jing Zhang.The Application in the Game PBL Teaching[M].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359-364.

[4]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A Nation At Risk.[EB/OL].(2013-11-08)[2014-07-21].http:///List.asp?id=52.

[5] Anna Filci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Kristen Bosch, Samuel Pederson, Nicholas Haugen,The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Approach on the Achievement and Efficac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tudents:A Longitudin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PBL Approa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NCUR),2012(3):1467-1473.

[6] 张华.追求卓越――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现状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05(9):37-43.

[7] Scott Wurdinger, Jean Haar, Robert Hugg and Jennifer Bezon.A qualitative study us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a mainstream middle school[J].Improving Schools,2007(6):150-161.

[8] Robert Zheng, Bradd Stucky, Matt McAlack, Mike Menchana and Sue Stoddart.WebQuest Learning as Perceived by Higher-Education Learners[J].TechTrends: Linking Research & Practice to Improve Learning,2005(7/8):41-49.

[9] 基于网络应用,开展研究性学习 ――美国学校WebQuest教学模式评析[EB/OL].(2013-11-10)[2014-07-20].http:///group.asp?gid=15&

pid=702.

[10] Erik A. Bergman.The effects of combin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technology[D].The Evergreen State College,2013.

[11] Pedro Hernandez-Ramos, Susan De La Paz.Learning history in middle school by designing multimedie in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Winter 2009/2010:151-173.

[12] Sasha A. Barab.A MUVE Towards PBL Writing:Effects of a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ed To Improve Elementary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8:113-140.

[13] 杨明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7-8):49-52.

[14] 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39-49.

[15] 马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75-77.

上一篇: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辅导与意外妊娠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