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思考

时间:2022-06-08 08:02:53

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思考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1.问题提问与实际脱节

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实际学习内容脱节,设计问题大而空,有些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使学生的思维热情与信心受到了限制。

2.提问表述不够明确

教师对问题表述不详,学生找不准回答的要点。例如,教师在讲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解题步骤时,提出了如下问题:解应用题要注意哪什么?教师提问出的问题,一定要准确、具体、不产生任何歧义。提问教师在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进行了复习了以后,学生总结出的答案可以有两种,但是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在回答时让学生感到为难,不知所措,然后这一节课的提问没有任何效率。

3.提问的条理性较差

教师提问如果太随意,提问就会存在于形式,对问题的设计与组织不够细致。有些学生找不到回答的知识点与关键点,造成学习气氛不浓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欠佳等,更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4.提问类型过于简单和机械

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只是表面的简单问题,较浅层次的讨论与交流,比较惯于回答的一些字词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是”“对”“不是”“不对”等。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它也是师生间建立融洽关系的主要桥梁。教师做到对提问技巧和策略的灵活掌握,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益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保持广度,分层提问

新课程所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所以,教师要分层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有助于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通过类比来解决问题,通过提出疑惑与解决疑惑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比较中等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回答,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有所提高;较容易问题的让后进生进行回答,让学生逐步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太专业的问题就选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回答。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次设计问题的方法可以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2.灵活设问,引导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难度适中的典型性问题,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则不需要经过动脑思考就能得到答案,如果问题的难度较大,学生难以解决问题,也会使其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对问题进行设计。在教师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问题以后,积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3.留空反馈,延迟判断

教师提出问题以后,还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在提出问题到提问,要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思考,给出的时间由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决定。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要给予评价,并及时给予鼓励。

4.启发诱导,发展思维

教师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所以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师只有关于善于提问,课堂气氛才更活跃,才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课堂提问做好设计,使提问与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认知规律相符合,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蓝佳音.增加提问效度 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2008.

[2]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上一篇:让数学充满生活味 下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