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进口电仪设备管理维修的几项措施

时间:2022-06-08 09:33:11

加强进口电仪设备管理维修的几项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们会面对更多的高科技问题,在生产建设工程过程中,要善于向发达国家学习,来弥补不足,向国外引进设备就是主要的措施之一,当 然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它们的管理维修也就成了问题,本文将系统论述这一问题。

【关键词】进口;电仪设备;管理维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当代社会,高新科技已经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难度的加大,引进的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成本愈加昂贵,做好管理维修工作,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环节。管理维修工作是决定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电仪设备更是如此,对于进口的设备,在没有经验效仿学习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这一问题。

二、关于设备事故的概念

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度对事故的定义为“凡由于机床(应泛指设备―作者注)主要部件、机构或个别零件损坏或折断而引起的机床意外损坏,不管其影响工段的生产与否,统称为事故”。由此可见“设备事故”的最初含义仅限于损坏,既未指正常、非正常,又未提及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仅强调了“意外”,对于修理而言,即“非计划修理”。

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较早规定,是原第一机械工业部1963年3月提出的《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条例》(草案),其中第四章第21条规定:“凡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均称为事故。”并对事故发生后,生产间断时间和修理费用作了具体限额规定。这与“《条例》名词解释”的规定相同,可见我国对“设备事故”已形成较固定的概念。由于科技及管理模式方面的进步,有必要在这一范畴内进行一些研讨。

在术语方面,设备除“事故”外,还有“故障”与“失效”。“故障”(Fault , Trouble )是指“一台装置(或零部件)在应达到的功能上丧失了能力”。u失效”(Failure )是指“一台装置(或其零部件)丧失了预期限内的正常功能”,两者在含义上大体相同,差异在于故障可以排除而恢复其应达到的功能,失效则强调其已处于不正常状态。在工程应用上,二者常可混代。我国的国家标准(GB3187-82)中规定: “失效就是产品丧失规定功能”

三、加强进口电仪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口设备不断增加。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我国企业的进口设备已经占相当大比例,这些进口设备一般是企业生产设备的精华,是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调查有些企业的进口设备运行仍不很理想,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尽管随着企业不断重视进口设备的管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在提高,但进口设备故障停机率高、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很严重。其原因是多方而的,有的是维护技术力量跟不上,有的是缺少技术资料、备配件等,但归根到底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做好进口设备的管理非常重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维护好使用好进口设备,促进科技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使先进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进口电仪设备管理维修的几项措施

1.加强进口设备的前、中期管理―侧重于设备质量检验和经济管理,高度重视进口设备的前期管理,进口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调研、选型、安装、调试与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加强这方而的工作将为以后的设备使用与维护奠定基础,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培训将是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其最大效能的关键。由于进口设备正朝着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广泛采用计算机、微电子、C、光栅等高新技术,是光、机、电、液等先进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对设备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外设备制造厂家培训,熟悉、掌握和预验收所引进的设备非常重要,如果培训了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那么对进口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修就会得心应手,使进口设备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设法保证这些人员岗位的稳定也非常重要。具体措施有:

(1)合理引进。从国外引进设备,是在国际市场中做生意,我们及时转变传统经济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在性价比方面对比国内及国际同类设备,引进前广泛进行调研,充分咨询论证,准确掌握国际市场行情信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优引进方案。

另外,供货商的选择上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还有供货商的信誉、所在地域的物流情况、生产的负荷能力等。

(2)及时结汇。设备引进后,根据合同协议及市场的国际市场的汇率情况,有效应用商业信用条件,择期付清货款,若欠款,应商定汇率,以免国际市场汇率变动时造成损失。

(3)认真检验。事实证明,引进设备中确有少数以劣充优、以旧充新,由于种种原因,商检部门很难彻底查清进口电仪设备的潜在质量间题。

(4)严审图纸。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我们严格审查进口设备的图纸资料,查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5)正确装配。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往往要由中方提供一些电器电缆等辅助器材,而中外技术规范存在着一些差异,故需正确选配。

(6)联合调试。中方技术人员应尽一旱介入,与外方专家共同调试,这样既可学到外方企图保密的先进技术,又可及时发现进口设备中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质量问题。

(7)严格验收。验收时应实事求是,科学检测,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索赔。

2.加强进口设备的后期管理―侧重现场管理

保证电仪进口设备安全、稳定、有效运行,必须做好进口设备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等。进口设备使用期限的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虽然取决于进口设备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的好坏,但也取决于其使用和维护情况。所以必须对进口设备实行特护管理,减少进口设备的人为劣化,减少因缺乏保养而造成的停机,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强化运行管理。我们根据外方专家的操作示范和图纸资料,参照国内同类设备,制订了严格的操作维修规程,坚决制止违章操作。若发现有人违章,要追究到底。由于严格管理,7年来未出现较大责任事故,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2)强化图纸、资料管理。引进设备时,须向外商索要尽可能详尽的图纸资料,力争每种型号的电仪设备都有完整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开箱检验时,应将随机的图纸资料收集起来,切勿丢弃散失。设备更新改造后,应及时修改图纸,使图实相符。同时还应注意资料要翻译准确。我厂进口图纸资料是请厂外翻译的,由于翻译人员对电仪专业不熟悉,故存在错译和不准确之处,不利于进口设备的运行和维修.为此我厂组织电仪专家逐字逐句校核纠错,尽可能使译文准确无误。避免了因图纸错误可能产生的损失。

(3)领导重视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各级领导要对进口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负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进口设备管理制度,对现场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进口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坚持进口设备巡检、交接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要“四到现场”,即设备管理到现场、

(4)大力推行SS管理,使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觉得自己在工厂的现场管理中是一个管理者,在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每一个阶段都导入了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确保了制度的长期性和严肃性。与此同时建立全员生产保养(TPM)体系,提高员工素质与设备效率,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传统的单纯依靠设备维修部门来做好进口设备管理工作,已很难适应实际的需要,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TPM体系,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只有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整合到现场管理中来,才能保证设备的清洁,保证作业的规范化,保证生产的顺利运行。

五、结束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高低,做好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就是相当于在“利其器”,上文所讲到的维修管理措施,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得到的,希望生产部门能按照以上建议,做好引进电仪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洪,工梦奎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2]王学英,浅谈进口机械设备配件的管理化,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2000(5)

上一篇:英雄史诗背后的悲剧叙事 下一篇: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