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普通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时间:2022-06-08 03:47:35

如何强化普通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摘要]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毕业生踏入社会并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中社会适应性就是关键。目前很多教育用人单位反应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存在很大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师范本科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本文以师范类院校数学师范生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师范类院校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和自身教学能力。

[关键词]毕业生;师范院校;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2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2[本刊网址]http://

引言

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以及工作等一系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行为表现。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应该从求职应聘能力、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出发。但是很多教育用人单位反映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教学能力薄弱,实践经验缺乏,这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习不到位有关。本文以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成长为例,探讨当前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毕业生如何在教学中尽快进入角色,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一、当前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技能薄弱

当前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教育用人单位后,普遍反映存在实践经验缺乏,教学技能薄弱的问题,这很大一部分与毕业生实习不到位有关。实习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就业前奏,但是高校虽然给每位师范研究生的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也进行了学分评估。但是很多研究生的实习沦为形式,学生实习如同走过场一般,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不严格,进而导致很多学生错过了这个提升自身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的机会。比如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实习时,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这次实习,只是将实习当做儿戏,并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仍然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学生,在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以一个合格教师的身份对待课堂、对待自己的学生。比如数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实际操作方面,虽然能够将每个教学环节分得清楚,但是在教学上却蜻蜓点水,不能突出重难点,不够深入有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点拨引导,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想从事教育行业,他们虽然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在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上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这一类毕业生在踏入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以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例,他们踏人工作岗位后,在教学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数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是按照统一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全神贯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数学课程定理、公式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和练习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反复记忆和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大部分他们都是通过“题海战术”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反反复复的联系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和逃避心理,挫伤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毕业生这种热衷于“条件好、收入高、工作环境舒适”的大中型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就业观念显然与当前的教师岗位资源不符,导致高不成低不就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自身定位不准确,总是保留着一种争取所谓的“好单位”的念头,好高骛远,攀高踩低。有些毕业生由于练习的就业单位过多,挑三拣四,无法取舍,以致延误最佳时机。还有的学生对学校、政府、家长、亲友等过于依赖,没有自己的主见,最后在别人的安排下从事不喜欢的工作。还有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就业求职技巧缺乏。

二、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因素

首先,非师范专业教师自身教育技能的不足。教学技能作为教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指标。非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能力表现平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落后。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僵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这种了无生趣的理论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严重破坏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沿用传统的讲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校因素

首先,学校管理方式低效、落后。目前师范院校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基本上采用机械化管理方式,没有突出民主意识,不能考虑非师范专业学生的个人及专业需求,使得学生在这样落后和低效的管理方式下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二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问题,没有专业一流教师队伍,导致课堂有效教学提升举步维艰。

(三)社会因素

首先,人事管理体制方面,很多师范院校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但是由于地方蔡财政窘迫,为了减少财政赤字,不得不压缩毕业生的吸收力度。此外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得许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占据重要岗位,造成了有能力的人进不来,无能力的人出不去,使得教师岗位超编、而实际教学能力不足问题,进而使得高校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教师就业困难。另外,受到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制约,很多基层学院没有用人自,很多地方要求毕业生回到生源地报道后择优录取。其次,结构性矛盾尖锐。现阶段,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三、提高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职前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能力,树立教育新观念,改变教师对教学专业能力的认识,要让教师认识到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自身要根据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综合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的角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评价者,这决定教师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超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教师只有认清楚自身所处的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握好教育的真正任务,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这份职业。

(二)学校层面

首先,重视对非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重视教学资源的投入。再次,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全方位的发展。最后,要缩短用人单位与师范毕业生实际能力的差距,人才培养单位要有效利用实习这次毕业生从校园真正步入社会前的实践机会,从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加以规范,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效率。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单位要加强必须实习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科学的实习评估方案,以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为主。人才培养单位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或专门抽出时间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到用人单位实习。

(三)社会层面

首先,针对社会层面出现的人事制度不合理问题,政府应该逐渐改革当前的人事制度,尤其是在教师岗位编制方面要着重改革,强化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对在编的教师进行技能考核。其次,政府要引导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根据企业的各类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企业、熟悉岗位,从而推动高校的课堂教育、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方向与社会市场结构,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岗位职能要求。

(四)学生层面

一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要善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方法探索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纠正,在失败中要善于总结经验。特别是在平时备课和教学课件以及教案的制作上要多投入精力,并始终保持谦卑学习、力争上游的学习心态。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都进行教学反思,详细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对学生保持一种高度负责和执著的关爱。二是在刻苦钻研中提升自我。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在教师工作岗位上,除了在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方面认真负责外,还应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探究等方面。同时,对于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应踊跃参与其中。三是转变自我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规划。毕业生应该详细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要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定位不准确。此外合理安排时间,不同时间设置不同的目标,做好职业准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结束语

近年来很多教育单位招收的刚毕业教师较多,这一类教师占据青年教师的50%左右。刚毕业的学生,由于刚刚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对外界社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学生情况非常陌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技巧上比较生疏,有的甚至驾驭不了这项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已知是毕业生的“软肋”,当前工作岗位竞争积累,教育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而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学校、教师、自身以及政府四个方面的努力。

上一篇:规范公共服务事项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TranslationStrategiesofRedinChineseandW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