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时间:2022-06-07 01:03:38

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不范工程活动。其中在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要求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人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1],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在《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推广方案》中又明确提出,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丰富服务内涵,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倡导人性化服务[2]。可见,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人文关怀是最为重要的,它始终是优质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

1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特征

护理是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的医疗活动,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关怀和照顾患者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能。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Waston提出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关怀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3]。在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以体现为优质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质和品格。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理论和导向,优质护理则是人文关怀具体的实践与应用。

2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

2.1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 关怀意为关心、关爱、照顾、爱护、帮助、牵挂等之意。关怀被普遍认为是护理的核心。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从南丁格尔创立护

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便与人道主义精神和以关心患者、关爱生命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人进行护理时,必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元素。

2.2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 国内一些学者对患者认为什么是优质护理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对患者的关怀是优质护理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征。刘义兰等[4]的半质性研究发现,对患者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关怀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良好感觉等是患者认为的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王建华等[5]对肿瘤患者及相关人群的研究发现,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对患者的关爱与沟通,重视患者的感受,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是患者认为的优质护理的重要指针。高兴莲等[6]对手术患者人性关怀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术患者对人文关怀行为有较高的需求,且收治专科不同,其需求有特殊性。由此可见,患者眼中的优质护理的标准,不单纯是护士为患者做了哪些事,而是做事时是否主动、热情、耐心、及时等,是否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感受。

3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培植人文关怀的举措

3.1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护士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的实施需要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投人情感,需要护士内心有很强烈的意愿,愿意去关怀所护理的每一例患者,并具备相应的关怀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激发护士关怀患者的意愿,培养护士对患者的关怀的能力,管理者和教育者责任重大。可以采取下列举措:①建立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理念并广为传播。②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③举办人文关怀理论、心理护理及护理礼仪等讲座,让护理人员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④分享关怀的事例,如举办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召开护士座谈会,护理人员分享关怀的感人事例,达到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⑤表彰、奖励和宣传人文关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正确的导向。

3.2护理人员将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要素运用丁实践护士在履行其他各项护理职责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对患者整体人的关怀,并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Watson[3]在其人文关怀理论中提出了关怀的十大要素,护士可融合这些要素对患者进行护理:①与患者建立关怀性的关系。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让患者知道你对他的护理完全负责。②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人看待。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更要关注其情感和心理状况并对其保持敏感性。③无条件接受患者。无论患者外貌衣着、情感需求或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如何,给予患者适度的接受和照顾。④积极看待患者,鼓励、尊重患者。⑤提供健康知识,给予行为于预,促进健康。

3.3营造人文氛围 医院与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个护士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意识。同时,临床医生的参与和支持、医护双方对此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协调一致也同意重要。此外,优质护理模式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方便。

3.4建立人文关怀护理的管理规范 为了让所有患者都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把人文关怀融人到每天工作的行为中,还应有一定形式的要求和规范。这就是需要建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首先要构建人文关怀的系列管理规范,包括在护理人员职责、护理流程、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对患者的关怀提供指南并作为评价人文关怀实施效果的依据。当然,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做好对关怀者即护士的关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EB/OL].(2010-01-26)[2011-10-12].http://.cn/hl/HlGDcontent.aspx?ContentId一7&(:1assId=4&ChanneII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关丁印发《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1-03-25)[2011-l0-12].http://.cn/hl/HlGDcontent.aspx? Contentld=245&ClassId=4&ChanneIId=1

[3]Watson J. Nursin: 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and Caring[M] .Boston:little,Brownco,1979:25

[4]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患者的观点[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l-643.

[5]王建华,王秀荣,云晓,等.肿瘤患者及相关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B):1-4.

[6] 高兴莲,胡娟娟,杨英,等.手术患者人性关怀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20):17-19.

上一篇:分析97例小儿肺炎的常见诱病原因 下一篇:LEEP刀和微波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