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时间:2022-06-06 06:23:06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摘要] 目的 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128例血液病患者根据其常见种类分为四组:急性白血病(AL)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骨髓增生异常(MDS)组,各组相同年龄段每次均输入相同容量、相同血小板数目的血小板,输注次数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每次输注24小时后观察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 AL组的有效率为75.6%,AA 组的有效率为72.5%,ITP 组的有效率为52.3%,MDS组的有效率为65.8%,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 临床观察; 分析;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14.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02-01

血液病是由于造血系统发生异常或是血液系统的异常改变引起的疾病,常以贫血、出血、发热、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例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将血小板输注做为治疗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并发症、输注次数过多等因素存在,常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本文旨在观察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血液病患者128例,其中急性白血病(AL)患者5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患者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3例,骨髓增生异常(MDS)17例,男72例,女56例,年龄在1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输注次数最少1次,最多11次。

1.2 方法 将128例血液病患者根据其常见种类分为四组:急性白血病(AL)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骨髓增生异常(MDS)组,各组相同年龄段每次均输入相同容量、相同血小板数目的血小板,输注次数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每次输注24小时后观察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1]。同时统计每一组中发热与未发热的输注效果、有脾肿大与无脾肿大者的效果、有无并发症与输注次数的关系。

1.3 输血指证与用法 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以发生自发性出血,为防治其发生,不管有无出血症状(紫癜、血尿、消化道出血、鼻出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当血小板计数

1.4 输注效果评价方法 每次输注24小时后观察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PPR>20%或CCI>4.5×109/L判断为输注有效。未达到者为无效。PPR=(输注后的血小板数-输注前的血小板数)×全血容量×100%,全血容量=体重(kg)×0.075。CCI=(输注后的血小板数-输注前的血小板数)(109/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体表面积=0.0061×身长+0.0128×体重(kg)-0.1529[3]。

2 结果 AL组的有效率为75.6%,AA 组的有效率为72.5%,ITP 组的有效率为52.3%,MDS组的有效率为65.8%,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四组结果中ITP的有效率最低,是因为ITP患者体内存在破坏血小板的同种抗体;发热患者的有效率低于未发热患者,其原因为有病原菌感染时,血小板吸附抗体而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使血小板消耗增多;脾脏肿大患者由于血小板被破坏消耗而易引起输注无效。无并发症患者的输注效果随输注次数的增多而递减是由于多次输入血制品,引起同种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而使输注无效。由于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较多,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注意治疗发热、脾肿大等并发症,尽量减少输注次数、输入单采血小板等措施,避免影响因素,保证患者治疗效果。[3]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5):60.

[2] 蒋俊煌,严俊,刘永武,林素霞.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极其影响因素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0):2439.

[3] 崔丽娟,申淑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荟萃,2007,10,20.22(20):1474.

上一篇: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临床分析 下一篇:2种麻醉方法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