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06 09:22:07

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现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人的诸素质如诸块木板组成一个木桶,称为人的素质桶。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人的素质桶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就会产生“短板效应”,就会严重降低学生的总体素质。心理学家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30%,非智力因素(含心理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学生虽然健康、向上的良性心理占主流,但当代青少年学生中仍存在自私、冷酷、残忍、内向、孤僻、自我过分膨胀、自尊心过分强烈、挫折承受力极低等不良心理现象。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万面的障碍,产生了厌学、弃学、焦虑自卑、对立对抗、青春期性困惑、诱发错罪行为等不良后果。不良心理不仅扭曲了学生纯正心灵,阻碍着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且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桎梏,给学校和家庭造成巨大压力,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不安因素。社会有识之士认为,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形成中学生心理障碍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第一,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

首先,中学生的生理急剧变化是其心理障碍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展的加速时期,是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期。如在神经系统发育方面,中学生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都在增强,但总的趋势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的强度与性质往往与引起反应的刺激不相符,由此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其次,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激化是其心理障碍形成的直接原因。中学生不像幼儿那么天真幼稚,又不同于成年人那么稳定、成熟,是处在非常活跃又容易走极端的“危险期”。心理极易发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上进与惰性的矛盾、开放与闭锁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等。一旦这些矛盾激化,就会使其心理障碍由潜在的危机变为现实。由此可见,消除这些潜在的矛盾正是心理疏导工作的出发点。

第二,形成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是形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和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及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都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冲突,导致心理障碍。如现在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长期宠爱娇惯,便其养成较强的任性,执拗的脾气;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提出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管教缺乏民主,使孩子产生焦虑和沮丧失意的自卑心理。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然而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仍有学校和教师步入应试教育的误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考试成绩成为学校衡量好老师的最主要标准,这就易造成老师对差生讽刺挖苦加“打击”,对差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使差生不能抬起头来走路,造成差生自卑、抑郁、逆反心理;同时有的教师由于教学方法呆板老化,课堂沉闷,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他们厌学情绪更为强烈,更严重的是少数老师对学生处事不公,蛮横武断,甚至在从众面前特别是在异性面前羞辱学生,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使学生产生逆反对抗情绪。

其次,中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形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诱因。当代中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由于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此,市场经济活动的弱点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还有文化生活多元化,政治生活中的奢侈腐败,等都会给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负面刺激,使其产生心理失衡或失调,出现偏激、迷悯、焦虑、逆反、冷漠等心理障碍。

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第一,学习和宣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在2000年2月1日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这次“谈话”是由于基础教育中的三个案例引发的,但涉及的却是教育发展的全局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重要思想,教育作为“系统工程”的涵义包括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的系统性。从教育环境来看,要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把这些方面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和运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及其他部门都要来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从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来看,教育应全面地包括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等方面。社会各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尤其是学校要抛弃“以成绩论英雄”的思想,在对知识教育和学校设施建设抓得较紧的同时,一定要抓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要反复强调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来看,国内外,心理学界对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可谓丰富多采,他们都承认人的心理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先后连贯的顺序的。而且,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续阶段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这种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明个体的整个心理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针对这种状况,心理教育的时段衔接对学生适应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顺利过渡是非常重要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教材是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材料,教材内容选择要符合心理逻辑。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学习者当前的认识特点和规律为着眼点,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依据个别的发展阶段没计出具有一些“序列”的教材内容。然而中学阶段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仅仅把心理教育课孤立地定位在初一年级未必可取,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整体,如果说初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心理断乳”的巨变期,函待开展心理教育,那么在此之前的学生若能受到一定的教育与辅导,则不但有助于“心理断乳”的顺利过渡,更能为学生心理发展和良好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如果只考虑心理发展的片断而忽视其连续性是片面的,应采取“两头延伸”的策略,在高中阶段也开设与学生心理特点相应的心理教育过程,因为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加剧了青年学生心理的动荡,便他们面对诸多社会变化的心理适应、心理调整和心理建构问题。

第二,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由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和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要求我们借助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手段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地说,心理辅导员可以定期在校园网上开展“电子信箱”、“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坦露心怀、倾诉苦乐、喧泄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要善于利用网络,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对他们在个人生活、人际关系、政治思想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其排除障碍,消除其心理潜在的某种孤独、压抑、苦闷、忧郁的心境因素,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讲课时采取必要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利用幻灯和投影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图文并茂以增加生动性和提供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烈的时代气息的知识,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兴趣浓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消除厌学、自卑、性困惑等不良心理。

第三,尊重和爱护学生,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据心理调查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许多心理矛盾,如对最亲近的人既很少吐露内心真情,又希望被人理解的心理需求;对生活中的问题既想独立处理,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等等。学生的心理活动一旦出现“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面对种种心理障碍,教师要自觉地予以疏导,使其心理如流水一样,畅通无阻,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认为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和爱护学生。因为受尊重被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的自尊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愿意向你倾吐真情,讲出实话,达到心埋沟通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接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师爱这种感情力量对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因此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取得学生的敬爱和信赖,这样就可以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把那些不易觉察的心理障碍消除在萌芽状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但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效应能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特殊雕塑家必须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把学生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的探索 下一篇:免疫健全与免疫缺损宿主肺隐球菌病临床比较分...